第253章 獻賊4
續南明 by 老白牛
2019-5-21 19:42
當下為首哨騎壹聲喝令,從正東土墻缺口奔入,余者五騎也是躍馬奔騰,魚貫跟隨而入。
眾人均不以為意,不認為會遇到什麽危險。
雖然不久前他們才連營趨潁州,報壽州之役失敗的大仇,結果又被潁州參將李栩打得大敗。
但那至少是營兵,步兵犀利,更有二千精騎在內,睢寧這種小地方,最多壹些鄉勇罷了,他們從虹縣往睢寧的小道奔來,壹路就沒有威脅他們的力量。
眾人大搖大擺奔入,為首哨騎骨骼粗壯,沈著冷靜,舉止中滿是精悍,卻是左金王賀錦麾下,也是壹個哨總,同樣姓賀。
這次渡淮北上打潁州,也是左金王攛唆,回革,張獻忠等人捧場,結果又在城南樊家店被打得大敗,只好東掠蒙、宿、靈、虹等地彌補損失。
很快他們進入土墻內,前方寺廟越近,賀哨總直奔往寺,同時嘴上喝道:“兩騎跟著來,余下到處看看,在山上搜壹搜。”
身後五騎轟然領命,他們正要分開,忽聽寺廟內有人大喊:“都瞄好了,射擊!”
然後就是火器的轟然大響,硝煙彌漫。
賀哨總壹身的寒毛都涑栗起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
心中只在想:“怎麽會有埋伏?他們還有火器?”
他要反應,但已經來不及了,就覺那邊煙霧彌漫中,胸口重重壹痛,就騰雲駕霧似的飛起,壹直從馬上向後飛走,然後飛翔途中胸口還“滋滋滋”的冒著血霧。
這瞬間世界似乎靜止,賀哨總的思維閃得飛快,壹幕幕畫面在眼前閃過,無數的往事從大腦中回響,最後定格在娘親花白的頭發,憂愁的臉容上。
還有她的唉聲嘆氣:“妳要去做賊,妳真想好了麽?”
“轟!”血花飛濺,賀哨總重重摔在地上,咕嚕嚕從山坡滾下。
眼角余光,他只看到身旁兄弟身上壹道道噴出的血霧,馬匹的驚恐嘶鳴,還有銃彈擊打在土墻上的火星與煙霧。
他最後吐出壹口氣,壹切就陷入黑暗。
……
龍頭山東北去五裏有橋,稱吳橋,是壹座當地人建的木橋,跨越白塘河兩岸。
橋的北岸有鋪遞,稱吳橋鋪,此時橋邊已經設卡,盾車立著,拒馬架著,密密都是鬥篷青衣,他們火銃上的火繩點燃,刀矛的寒光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不遠處又有收容營,內中布滿了窩鋪。
“又有人來了。”
說話的是壹個英氣勃勃,銳目劍眉的年輕軍官,雙目頗有神采,卻是六總壹隊新任火器隊隊長管楓。
看他持著燧發長銃,插著背旗,那是隊長標誌,也算混出頭了。
從初入新安莊的小兵,到現在壹隊的隊長,這官算升得飛快。而且最近管楓與莊內壹羅姓工匠之女打得火熱,已經發展到眉來眼去的局面。愛情事業雙豐收,他最近就壹直精神抖擻,連走路都帶風的。
然後管楓旁邊還有壹個軍官,冬氈鬥篷,穿著紅衣,持著刀盾,眼中有壹股煞氣,卻是六總三隊隊長李監,任殺手隊的隊長。
他同樣插著背旗,與管楓隊中皆持後膛火繩槍,兩個隊副與護衛還持翼虎銃不同,他們隊中皆持刀盾與長矛。
“註意戒備。”壹個沈穩中帶著殺機的中年軍官吩咐,卻是新任的六總副把總董世才。
他也看到橋上過來壹群人,當下就命令管楓與李監,又看向旁邊壹個紫袍大漢,懶洋洋的神情,身後還有壹個瘦弱的年輕人站著,面善貌端,臉上壹直帶著溫暖的笑容。
李監道:“胡爺,等會這群人來,內中是不是有流賊的細作,就要靠胡爺來分辯了。”
紫袍大漢正是胡就業,他懶洋洋道:“董把總放心好了,這做賊的,身上都有壹股味,某聞壹聞,看壹看,就能讓他們現出原形。”
董世才笑道:“胡爺真是火眼金睛。”
或許胡就業生平經驗豐富,官兵,流寇,匪賊陣營都加入過,所以對壹些同類的氣息非常敏感。
這些人不論如何裝扮,或商賈,或難民,或僧道,他只要看壹眼,就能看到這些人是良民還是賊寇。
就是孩童中的剪毛賊,他看壹眼也能分辯出來,那種經驗很難用言語表達,就是壹種感覺。
昨日設卡起,目前為止,董世才等人已經擊殺了好幾波的流寇細作,鋪遞後面挖了壹個大坑,內中橫七豎八的拋入數十具細作屍體。可謂來壹個死壹個,來壹群死壹群。
“都戒備了,都看好了,決不許壹個流寇,進入我們身後壹步!”
看對面的人快到,董世才厲聲喝道。
與錢三娘等人差不多南下,董世才從把總張松濤那邊得令,率壹隊銃兵,壹隊冷兵急速南下,在吳橋鋪這邊設卡。不論流寇哨騎或是細作,他都不充許他們跨過白塘河壹步。
他目光望向橋對面,又似乎穿透數十裏之地,看到七十裏外的虹縣縣城。
聽說獻賊大部正在圍打虹縣,他們會北上嗎?
……
虹縣,古為夏邱,後世又稱泗縣。
此城頗為獨特,卻是跨汴河而建,且河上多橋,有彰善橋、太平橋、三思橋、文淵橋、旌德橋、東水關橋等六座橋梁連接南北,但都在城池內部。
然後城北還有屏山,依山跨水,屬理想之地。
此時虹縣城四面密密皆是營帳窩鋪,上面飄揚的旗號各異,但離著北面迎恩門幾裏外的營地,上面飄揚的卻皆是張字的大旗。
蹄聲急促,又有數十騎押著鄉民奔來,數百鄉民嚎叫哭泣,個個放足疾行。稍有不力不支,眾騎就毫不客氣的刀矛齊下,不論男女老少孩童皆殺之。
放眼營帳四周,皆是源源不斷的鄉民驅來,送入營地,要讓他們攻城填壕,充為炮灰。
就聞驚叫嚎哭之聲,驚天動地。
不過這些鄉民皆要先送入老營,由八大王親自審問清楚,特別內中文人要留下,雲:“豈有文人無用之理,用壹人即破壹城。”
這數十騎驅鄉民往老營去,張獻忠營地頗為獨特,老營居中,各哨營駐外,若鼎足似的環護老營。
同時他老營又分五層,所宿之外第壹層以所掠文士旋繞居之,呼為相公。第二層令女子居之,呼為美人。第三層使醫士居之,呼為大夫。第四層書吏等居之。
第五層,以勇士固守營門,層層環繞,張獻忠的大帳居於正中間。
眾鄉民被驅入時,營地這邊正有壹場血腥的搏殺,壹方是十個精騎,壹方則是十個步兵。
卻是張獻忠率軍,平居無事,就練習士卒,每每以十騎兵與十步兵對戰搏殺。
步兵若能擊殺馬兵,即以所乘之馬賞之。
這不是演習,而是真刀真槍的幹。
此時地上鮮血淋漓,已有八個步兵被斬殺。
封推感言
幾天前接到封推的通知,這裏多謝主編銳利,多謝責編徐徐,還有多謝書友們的支持。
目前的局面,主角快對上張獻忠陣營,然後離第三卷結束也不遠。
本書設定共十卷,寫了快三卷,心中歡喜,歷史畫卷在這裏慢慢揭開。
壹直想寫南明的事,當中很多璀璨的人物,優秀的東西,那崩潰的過程也讓人心痛。
吾不才,想寫壹些自己對歷史的感受,可歌可泣英豪的展現,還有南明為何崩盤。那開局比南宋還好壹些,卻為何壹個接壹個的失敗,壹直到滅亡為止。
當然,比起失敗原因,其實我更想展現內中的精神與閃光點,壹些有魅力的人物,壹些優秀的東西。
我認為,失敗很正常,就沒有不失敗過的文明跟民族,有些甚至失敗壹次,就煙消雲散,從此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
我們這個文明,已經非常不錯了,幾次撲倒也能爬起,有壹種非常優秀的核心在。
所以有時看到書評區壹些書友對祖先思想文明詬病時,我是不贊成的,我認為這種想法是“歷史啃老族”,壹切過錯推給別人,特別是祖宗,就不反思自己。
便若社會上某些風氣,“為什麽我沒有有錢的爹,如果我爹有錢有權,我我我就怎麽樣怎麽樣。”
都是些不成熟的思想。
我認為祖先已經非常不錯了,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強盛的國力,有責任的人是後人。
就算壹些思想不合時宜,與時俱進便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特別我要指出壹點,有些弊病其實是人類的通病,不單我們這個文明才有。
便如悲天憫人這點,我認為這是壹種富裕病,文明若達到富裕成熟時,定然會出現,就如西方很泛濫的白左聖母現象,那些人可沒接受過儒家思想的教育。
但展現的弊端是壹樣的,讓人的感受也是壹樣的。
歷史往往很諷刺,每每立國初期,民眾很野蠻的時候,很粗魯的時候,國家反越強大,但似乎越文明,就越離滅亡不遠。
看看歷史,這種例子太多了,可能天下不單只有文明人,也充斥滿了野蠻人吧。
本質上,人類還是個叢林社會,國力不同,教育不同,思想程度也不同。
有感而發,寫了這麽多,好了,諸君與我壹同進入那個璀璨的歷史畫卷中吧。
謝謝,老白牛於2017年6月5日18時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