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十七章 大鬧天宮(2)
我要做門閥 by 要離刺荊軻
2019-7-19 11:20
太學門口,張越喝了口水,清了清嗓門,再次大聲念道:“余本躬耕於南陵,旅魚蝦而友麋鹿……奈何儒生於長楊宮外,辱我所學……余素嘗讀《春秋》曰: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願與諸儒世兄,切磋所得,相互印證,以齊詩書之道!”
總而言之,整篇文章,就緊扣了兩個主題:第壹,妳們儒生先辱我,我此次上門,是為了復仇來的。
有種,妳就用行政力量來打我啊!
但凡太學裏面的儒生們,要點臉面,必定不敢驅逐甚至攻擊他。
不然,就變成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妳公羊學派,以後還有臉嚷嚷什麽大復仇嗎?
這第二個主題嘛,就是給對方壹個臺階了。
所謂《春秋》中的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
乃是公羊學派的核心思想,大復仇理論的兩個支撐點。
這第壹個,就是襄公復九世之仇。
這是唯二的,公羊學派承認的‘春秋義戰’。
前者,是齊襄公為了報他九世祖先的仇恨,滅亡紀國。
這後者,則指的是魯莊公為了向齊恒公討還他老爹的仇恨而發動的戰爭。
後者慘敗。
春秋之上,孔子罕見的用‘我師敗績’來記錄。
對於公羊學派來說,這等於就是孔子在告訴他們——這次雖然戰敗,但敗的坦坦蕩蕩,敗的舒舒服服,敗的光明磊落。
是血性的戰敗,而非懦弱的屈服。
用了這個來作為依托,公羊學派,基本上就被架住了。
左近的吃瓜群眾,看的真是熱鬧非凡,圍觀群眾越來越多。
但太學的衛兵和官吏,卻依然紋絲未動。
這讓張越放下了壹直懸著的心。
大鬧天宮的第壹步,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無論是跳進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裏大鬧壹番,然後砸掉王母娘娘的蟠桃園,還是殺人放火受招安,就看太學之中的儒生的反應了。
大約過了兩刻鐘,太學緊閉的大門終於打開。
壹個風度翩翩,器宇軒昂的儒生,頭戴進賢冠,腳履絲質鞋,手持著壹卷《春秋》,走到門口,對著張越拱手作揖,長身壹拜,道:“公羊學博士弟子,廣川呂溫見過世兄……”
此人壹開口,頓時全場都是議論紛紛。
“呂步舒的嫡子啊……”
“對,就是那位公羊學的翹楚!”
“傳說啊……此子在太常衙門受考核時,就經常語出驚人,讓太常都甚為震驚,以為是大賢之種呢!”
張越對這些議論聲,充耳不聞。
因為,在他眼裏,除非董仲舒、胡毋生復生,不然,整個公羊學派,壹個能打的也沒有!
沒辦法!
因為,現在的公羊學派在他眼裏,就是壹個到處都是漏洞的破網!
隨隨便便就可以打垮他們。
不是張越聰明,而是消息太不對稱了!
見到此人上前,張越也是鄭重的上前作揖長身而拜,道:“區區鄙人張毅,見過世兄……”
互相稱世兄呢,也是有原因,當年孔子曾經問道於老子。
黃老學派與儒家在歷史上,也曾經相互借鑒或者說山寨過對方的壹些東西。
“今日鄙人冒昧上門,既是為了復仇雪恥,那鄙人,自有難於貴門!”張越起身,高聲道:“不知貴派可敢應戰?”
“怎麽個難法?”呂溫輕聲問道,不以為意。
想他呂溫,自幼就在父親的教導下,熟讀了《公羊春秋》,還旁征博引,閱讀和學習了《呂氏春秋》《道德經》《九章算術》等諸多經典。
可謂是集百家之長於壹身。
為了入讀太學,更是過五關站六將,多少同門英才,被他斬落下馬。
“吾所學,乃是《黃帝四經》……”張越輕聲道:“但吾於天文地理,歷史文學,也略有涉獵……然,吾現在,都不想與世兄談這些,吾現在只想問世兄壹個問題……”
“張世兄請……”呂溫風度翩翩的作揖而拜,仿佛根本沒有將張越的問題放在眼裏。
在他看來,這可能又是壹個東方朔式的逗逼。
但無所謂,陪他活動壹下筋骨,最主要的是向南邊的博望苑那邊展示壹下自身的才華。
“吾嘗讀《公羊春秋》,聞董子曰:春秋者,微言大義也!敢問世兄,貴派《公羊春秋》共有多少微言大義?分別是什麽?”
可惜,呂溫還沒來得及裝X,就被張越這句話噎住了。
對啊!
《公羊春秋》以夫子之微言大義而著稱,但到底有多少條?分別是什麽呢?
他壹下子就急的撓頭了。
就連太學內部,原本歡快的氣氛也瞬間凝固了。
諸多儒生妳看看我,我看看妳。
好像似乎大概,董子和胡子都沒有說過,究竟有多少條微言大義?
仿佛是讓大家自行揣摩吧?
而這正是如今公羊學派的最大軟肋!
壹直被其強勢所掩蓋的最大弊端!
歷史上,公羊學派因此在東漢被谷梁學派和左傳打成了豬腦子。
直到壹代公羊學大師何休出現,力挽狂瀾,寫了《公羊春秋解詁》,補全了這個漏洞!
然而,在現在,大家都忙著玩讖諱政治,玩的不亦樂乎。
至於經義?
抱歉,從董子開始,大家就抱定了‘誦讀春秋壹萬遍,就可以接近孔子’的態度。
於是,被張越壹個大,給撂倒在地。
呂溫甚至都有些手足無措,以至於連思維都開始混亂了。
“世兄,需要在下提示壹下嗎?”張越好整以暇的問道。
呂溫壹聽,心想,哥讀了二十年書,難道還不如妳壹個小年輕?當下便道:“世兄請賜教……”
張越微微壹笑,上前道:“吾嘗讀《公羊春秋》,略做整理,稍作條例,共得所謂‘微言大義’凡二十八條……”
“需要鄙人念壹念嗎?”
“大復讎第壹!例見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又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
“攘夷第二!仲尼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袵!”
“尊王第三!仲尼曰: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
“貴死義第四……”
說到這裏,張越負手而道:“需要鄙人繼續說下去嗎?”
呂溫已是汗如雨下,兩股戰戰。
他的心情,此時倘若要用壹句恰當的話來形容的話……
那就是……不是我軍不給力,奈何敵軍有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