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卒過河

惰墮

歷史軍事

宇宙浩蕩,深遂幽遠,亙古不變。 壹日,有光芒從清微天上降下,在穿越三十六天中,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05章 尋找

劍卒過河 by 惰墮

2022-5-20 21:20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婁小乙和幾個內景天老混子近月盤桓,喝了壹肚子茶水,總算是對內景天,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個大概的判斷。
  和朔風定下後會之期,向兩位長者真誠致謝告別,不管人家出於什麽目的,對他沒有太過見外,就是情分。當然,這也是舒羽茶道的真諦所在,
  當然,舒羽老道也不諱言,來內景天的這些妖孽中,有近三成都在他這裏喝過茶,聊過天,他們的目的其實和婁小乙是壹樣的,初來乍到,都是大概這樣如履薄冰的狀態,然後隨著時間開始慢慢放肆。
  但老道很有分寸,壹個月中和幾人把茶清談,楞是壹句不提那些人的根底,可見其人還是很有底限的,值得信賴。
  飛在內景天壯闊的仙跡美景中,心中感慨,這個大爭之世,宇宙的明白人不少,可不僅只他壹個看穿了宇宙的變化,並相應的對自己的修行做出了調整,這樣做的人還有很多,包括這裏六十余名妖孽,也包括那些還沒上到內景天,在主世界磨礪的變態,甚至也包括像陸將舒羽這樣的老家夥!
  老家夥們雖然嘴裏不說,但誰敢說在未來的宇宙變遷中就沒有他們的壹席之地?就不會起到作用了?姜是老的辣,能修古法,能上內景天的,又有哪個沒有雄心壯誌?
  現在的他,有兩個目標必須盡快達成!
  首先,必須徹底搞清楚自己的修為問題,他現在是元神境界,這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他現在因為悟通十二先天大道而自然而然的踏出了壹步,相當於斬了壹屍!
  可斬完屍的好處在哪裏?不進內景天,陸將不提醒他,他甚至都不知道!這可是個天大的笑話,斬完屍自己還不知道,修行人可以這麽糊塗的麽?
  他很確定自己在晉升元神後並沒有得到這樣的壹斬力量,否則他也絕不可能遲鈍成這樣,所以,壹定有什麽東西是他忽略了的!
  其次就是找到那座懸壁鷹巢,也只有在那裏才能找到軒轅的那位祖宗,在宇宙修真界大名鼎鼎的魔劍尊,樓祖!
  也許,找到了這壹位,自己的第壹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但他還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獨自解決,已經習慣了壹個人的探索,這是個好習慣,但在某些特定事例上就會有失效率!
  他很清楚得失所在,問題是沒人可以答疑!像這種事,除了本門的老祖,長期高踞二斬的樓祖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幫到他。
  壹個數學模型,壹個巨大的空間內有三千六百座仙跡,各自還在緩慢無規則移動中,如果妳想準確的找到其中的壹座,不考慮運氣因素外,需要花多少時間?
  婁小乙的數學才能很壹般,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個讓人沮喪的結果,尤其是在還不開口詢問的情況下!
  他不喜歡問路,因為壹張嘴就會暴露很多東西,但現在的實際情況卻逼得他不得不張嘴;最起碼問壹個駐山修士,周圍至少數十個仙跡的情況對地主來說不是問題,就不用他壹個個的搜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於是改變了壹貫小心翼翼的策略,從另壹個角度來看,就算是他張了嘴,別人也未必能確定什麽?也許是尋仇?也許是報恩?也許是求教?
  偌大的內景天,除去凡人世界,壹,二千名半仙散處其中,其實是很空曠的,這樣壹路飛壹路問,因為態度謙和,彬彬有禮,因為像他這樣的元神半吊子半仙在內景天數百年來也很常見,所以實際情況也沒他想象的那麽糟糕!
  用其中壹位老道的話來說,這幾百年來,像他這樣來問路的,自己都碰到十來個了!看來,在內景天找人的麻煩也不獨他壹個人。
  他整整跑了五年,直到遇見壹個和尚。
  這和尚很不壹般,因為他並沒有隱於仙山深處,而是在山下的凡人世界留連,也不穿僧衣,粗麻壹披,芒鞋露足;也沒有化緣的盂缽,卻是背著壹個大藥箱,走村串鎮,毫不隱藏自己的行跡和目的。
  不管真的假的,至少活的很真實。對壹個修行人來說,在首重自己的修行的同時,還能兼顧修行地附近的凡人,這就是壹種態度,比在寺裏念無數遍阿彌陀佛要實在的多。
  “行住坐臥,純壹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名壹行三昧。
  大師好根性,讓人敬佩!晚輩打擾,尋問去處,不知能否得壹言指點?”
  婁小乙等和尚處診離開後,才現身相問,此僧氣息深不可測,料來二斬之身,就是前輩,需得敬重。
  “佛是無心道人,不執著我,不分別法!有渡眾之心,又何分彼此?
  小友自問便是,不需多慮知卻不言!”
  婁小乙再壹禮,“有崖壁高懸,有群鷹築巢,孤峰直立,寂無人煙……此等仙跡,大師有可見否?”
  懸壁鷹巢,婁小乙其實並不知其名,只三秦劍靈所顯;入得內景天後,看仙跡各有其妙,無壹雷同,想來那地方也不會有第二個。
  和尚卻不直接回答,只直視於他,“我觀小友際遇甚是奇特,既懂佛,又殺佛,不知有何緣故?”
  不愧是二斬高僧,婁小乙的過往雖不至於被看的通透,但大略也無法隱藏;婁小乙並不驚慌,像這種質詢,他經歷的太多了,自有壹套自圓其說的論調。
  “懂佛,是因為佛道本為壹家!既學道,當知佛,壹為二,二而壹也!
  殺佛?不過是佛要殺我,不得已而已!主世界混亂,各種爭伐,身在其中,無從選擇!”
  和尚就嘆了口氣,主世界的種種,他如何不明白?也是道爭,但如果壹定要說出個始作俑者,大約是跑不了佛門的,也是事實。
  “佛祖教人要惜生,花開並蒂皆為人;存心壹點知莫問,舉頭三尺有真神!
  小友所問之處應為懸壁鷹巢,此乃兇險之地,汝可知否?”
  婁小乙堅定道:“晚輩省得!”
  和尚點頭,良言勸不了尋死人!壹指身後,
  “妳走過了!回頭往彩雲處飛,大概年余可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