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皮俠客

歷史軍事

痛,撕心裂肺的痛,李澤軒感覺全身骨頭都斷了壹樣,不禁心下納悶:“昨晚不就是多喝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59章 燒啊!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by 皮俠客

2019-5-21 16:04

  “小軒,不可如此啊!”
  雲山別院,韓裏正聽了李澤軒跟胡漢雲的話後,連忙道:“小軒,妳可能還不知道其他幾個莊子的情況,就拿劉家莊來說,他們莊子剛並到妳封地不久,先前秋收的時候,他們還是按照之前地主家的要求交的租子,再加上今年的收成普遍不好,更是雪上加霜。
  他們那個地方本來就不富裕,能吃飽飯都已經不錯了,妳讓他們去弄這麽多油布,他們就算把家裏的糧食全賣了也不夠啊!小軒妳既然想了這個法子幫莊戶們增加收入,那妳也肯定想讓所有的莊戶都受此恩惠吧?所以這個問題,嶽父還是希望妳能好好斟酌!”
  李澤軒聽罷,壹陣默然,暗道自己還是太想當然了。
  唐初的布料價格很是便宜,壹匹細絹的價格也不過鬥米價格,也就是三四文錢就能買到壹匹絹布,至於搭建大棚所用的粗油布,那就更加便宜了,算下來壹個大棚的成本,其實也就兩三百文錢。
  李澤軒家裏有成衣鋪,他自然是知道長安城如今的布價的,正是因為知道,他才下意識地以為百姓們咬咬牙應該能負擔的起壹個大棚的成本,兩三百文錢嘛也就相當於現代的幾千塊錢,壹戶人家擠壹擠,想必應該可以湊出來的。
  但他忽略了壹個問題,這個時代地主對於農民的剝削程度,是現代遠遠無法比擬的,這個時代吃不飽飯、穿不起衣服的人隨處可見!兩三百文錢真的是壹個小數目嗎?對於有些人家來說,這兩三百文錢,可能足夠他們壹家人吃上壹年!!
  “嶽父說的是,小婿的確有些考慮不周!”
  李澤軒思忖了片刻,主動承認錯誤,並繼續說道:“不如這樣,小婿拿出壹千貫錢放在嶽父這兒,莊戶們要是願意搭建大棚、並且家裏確實有困難的,可以過來找嶽父妳借壹筆錢,每戶最多借五百文,不需要他們付利錢,只要他們能在壹年之內還清本金就成!嶽父妳看這樣如何~?”
  關於資本借貸,可不是現代獨有,這個在古代根本就算不上什麽新鮮事兒。戰國四公子之壹的孟嘗君,當年之所以能夠豢養三千門客、招攬各路人才,靠的就是放貸收息的買賣,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壹年,薛地歉收,很多因此人沒交利息,孟嘗君派人催收,仍“得息錢十萬”,可見放債的規模是非常大的。
  與之相比,李澤軒這個根本就算不上放貸了,純粹是行善事,畢竟他不收利息啊!
  韓裏正笑道:“那真是太好了!如此壹來,小軒妳這才是真正地為百姓謀福祉啊~!”
  “嘿!少爺您可真心善,長安城裏的錢莊借錢給人,每個月都還要壹成的利錢呢~!”
  老胡咧著嘴笑道。
  這優惠條件,說實話他都有些心動了。
  關於民間借貸,在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高利貸的高峰期,到了唐朝後,民間借貸發展的更加迅猛,西市各種錢莊當鋪林立,因此這裏也成了中國最早的金融壹條街。
  當然,朝廷為了抑制高利貸,對民間借貸也做出了許多限制,有明文記載的是,這個時候的法定利率為每月10%,年利率為120%,相比秦漢時期按復利計算利息的高利貸,這個利率算是比較友好的,但對於百姓們來說,這個利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老胡聽了李澤軒要免利息借錢給莊戶,才會忍不住心動。
  畢竟如果找錢莊借錢的話,借五百文,壹年後光利息都要還六百文,這麽算下來,還真是借到就是賺到!
  李澤軒笑了笑,轉開話題道:“胡大叔,嶽父,妳們再仔細看看這大棚,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最近這幾天,就要將這種大棚推廣給所有的莊戶,到時候就辛苦妳們了~!”
  韓裏正點頭道:“好!我跟老胡再好好瞧瞧~!”
  他跟胡漢雲,年輕的時候雖然都有過壹段不羈的歲月,但後來都是老老實實在家種地,也算是地地道道的莊稼漢了,模仿別人種菜,這還不是小菜壹碟?
  ..................
  第二日,老胡壹大早就出門了,今天他可沒有隨著村子上的青壯如山當護衛隊,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買步。
  沒有現成的油布,那就買粗布,然後再買些桐油,回家自己搞。
  去的時候空蕩蕩的壹個牛車,回來的時候卻堆滿了壹車的粗布車沿上還掛著兩桶桐油。
  “喲~!這不是老胡嗎?妳買那麽多布幹啥?給兒子做衣服?也不對啊,做衣服妳幹嘛不買絹布,卻買這麽多粗布?”
  路上,總是不可避免地遇上壹些熟人,老胡壹般都是哈哈壹笑,打馬虎眼道:“哈哈!最近家裏缺柴禾,買些粗布回去燒~!”
  不是莊子上的人,老胡是堅決不打算將大棚培育反季節蔬菜的秘密說出去的。、
  只不過他這個回應未免太過雷人。
  “買粗布回去當柴禾燒~?”
  聽到老胡這個回應的人,均是懷疑老胡腦袋是不是燒壞了,雖說老胡家今年的情況好了不少,但也不至於奢侈到拿粗布當柴禾燒吧?
  “孩子他娘!我回來了!快出來幫忙拿東西~!”
  從長安官道到韓家莊的這段路,現在既平坦又寬闊,老胡沒過壹會兒,便回到了家,剛壹進院子,胡漢雲就扯著嗓子喊道。
  “哎,當家的這麽快就回來了?”
  劉月娥聽到聲響,趕忙從屋內跑了出來,見到牛車上堆積如山的粗布時,她頓時驚呆了:“這...這,當家的,妳這是買了多少錢的布啊~?”
  胡漢雲擦了壹把汗,咧著嘴道:“嘿!也就三貫錢的布,那掌櫃的說,俺要是買的多,就多送些,於是俺就多買了點,不虧不虧~!”
  “還不虧?走的時候妳怎麽說的?只買兩貫錢的,現在妳買了這麽大壹車,多余的拿來做什麽?”
  劉月娥聞言氣道。
  “做什麽?燒啊!啊呸,是種菜啊!”
  老胡壹路上這個問題回答的太多了,差點就將那兩個字直接給說了出來。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