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29章 下毒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5

  “柱兒,想個好辦法,務必讓王掞閉嘴。”老皇帝氣哼哼的,臉色很難看。
  玉柱心裏門兒清,王掞對老皇帝很有用。
  內閣裏的五位大學士,三滿兩漢,其中,王掞是老皇帝籠絡漢臣的壹面大旗。
  而且,王掞雖然是內閣大學士,卻從不管事,甘願給老皇帝當棋子。
  老皇帝壹向是既當且立的脾氣,玉柱轉了轉眼珠,隨即計上心頭。
  “汗阿瑪,王掞就像是茅房裏的鵝卵石,又臭又硬。”玉柱此言壹出,不禁逗笑了老皇帝。
  “不過,王掞的脾氣再臭,他也有短處。”玉柱眼眸微微壹閃,故意說,“就和臣兒喜宦妻壹般,有癮,根本就戒不掉。”
  老皇帝啞然壹笑,玉柱這個混球,確如所言,尤為偏愛漢官之妻。
  這麽多年下來,這個壞毛病,從沒改過。
  說實話,老皇帝要重用玉柱,這才包容了他的諸多壞毛病。
  乾隆難道不知道和中堂的斑斑劣跡麽?
  問題是,只有和中堂才肯舍下壹切,幫著乾隆壓制嘉慶。
  “王掞的諸子孫之中,尤為喜愛幺孫王暢。”玉柱故意停頓了壹下,等老皇帝點頭示意之後,這才繼續說,“王暢很有才華,卻喜歡逛青樓。臣兒命人盯緊壹點,只須尋個借口,便可將其擒下。”
  老皇帝瞬間懂了玉柱的意思,不由輕聲笑道:“柱兒啊,妳不是壹般的壞啊。”
  見老皇帝的心情轉好,玉柱涎著臉,故意湊趣說:“還不都是您老人家的教導有方麽?”
  “哈哈,小混球,難道是我教妳搶人家的娘子麽?”老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
  玉柱和老皇帝親密無間的互動場景,讓張鴻緒羨慕得要死。
  在老皇帝的眼裏,玉柱既是子侄,又是可以依賴的拐杖。
  沒蛋的張鴻緒、王朝慶等等,這些人全是連狗都不如的賤人。
  玉柱剛從乾清宮裏出來,就見內務府總管董殿邦,站在臺階下,眼巴巴的望著他。
  董殿邦隸屬於正黃旗包衣漢軍,其父董得貴死後,他襲了二等輕車都尉的爵位。
  值得壹提的是,已歿的端嬪董氏,其實是他的堂姊。
  正因為這層淵源,康熙五十五年,他由內務府慎刑司郎中,被提拔為署理內務府總管,並壹直留任至今。
  當時,接替董殿邦的新任慎刑司郎中,正是擅長養狗的輔國公馬佳·漢遠。
  巧合的是,漢遠的親弟弟馬佳·章勝,現任勇銳營右翼協統(旅長)。
  想當初,章勝擔任西寧駐防八旗防守尉的時候,主動投靠了時任靖西將軍的玉柱。
  結果,章勝真的抱對了大腿,從此跟著玉柱節節高升。
  章勝是地道的鑲黃旗滿洲旗人。實話說,這個身份壹直到清朝滅亡之前,天然被朝廷所信任。
  為了迷惑住老皇帝,玉柱故意保舉章勝,擔任勇銳營的右翼協統。
  要知道,六千余人的勇銳營,編制為壹鎮轄兩翼,每翼轄三標。
  左右兩翼的協統,相當於旅長,標統相當於團長,玉柱自任鎮統(師長)。
  果然不出所料,玉柱的折子剛遞上去,老皇帝當天就批了可。
  用老皇帝自己的話說,兵權只有掌握在滿洲旗人的手心裏,大清的江山,方能萬年永固。
  “請相國安。”董殿邦知道玉柱的厲害,絲毫也不敢馬虎的紮千請了安。
  “罷了。”玉柱擺了擺手,示意免禮。
  董殿邦剛站直身子,便小聲說:“稟相國,出大事了。”
  “出了何事?”玉柱就知道,董殿邦找他,準沒好事兒。
  “回相國的話,寧壽宮娘娘午膳後,竟然口吐白沫,不醒人事。據李禦醫說,八成是中了毒。”
  果然是夜貓子進宅啊,玉柱趕緊帶著董殿邦,去找老皇帝。
  所謂寧壽宮娘娘,指的是宣妃娘娘。
  宣妃,是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博爾濟吉特·和塔之女。
  和塔的阿瑪,不是別人,正是太皇太後的四哥,和碩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
  也就是說,宣妃是太皇太後的侄孫女,老皇帝的表妹。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從順治初年,到康熙初年,太皇太後往紫禁城裏,硬塞了不少科爾沁蒙古的女人。
  太皇太後的大哥吳克善,其嫡長女,正是被廢為靜妃的順治帝之第壹任皇後。
  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後,也就是剛剛駕崩沒幾年的皇太後。
  眾所周知,皇太後的瑪法察罕,是太皇太後的二哥。
  科爾沁的孛兒只斤氏,也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在大清的正式旨意裏,壹般被稱為博爾濟錦氏。
  聽說宣妃突然昏迷不醒,老皇帝當即怒不可遏的吩咐玉柱:“務必查清楚,毒物究竟從何而來?不管涉及到誰,壹律滅其五……算了,只滅三族吧。”
  見老皇帝並不是特別在意宣妃的死活,註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毒物的上頭,董殿邦不由暗暗長松了口氣。
  要知道,毒害宮妃,那可是株連五族的重罪啊!
  領了旨意之後,玉柱點齊了禦前帶刀侍衛,又叫來了慎刑司郎中漢遠,帶著大家浩浩蕩蕩的往寧壽宮而去。
  因太年輕了,又早有“喜人婦”的惡名在外,玉柱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只要無旨,絕不主動踏入內宮半步。
  壹旦沾上了內宮的腥騷之事,肯定是黃泥巴掉進了褲襠內,即使不是屎,也必須是屎,還有苦說不清楚。
  去寧壽宮的路上,玉柱問董殿邦:“禦茶膳房、禦藥房、太醫院等地,都派人盯著了?”
  沒有老皇帝的旨意,即使貴為內務府總管,董殿邦也無權擅自在內宮裏抓人。
  但是,只要董殿邦不是蠢蛋,肯定會派人盯上和毒物相關的各個要害部位。
  董殿邦哈著腰說:“稟相國,卑職剛壹得知消息,就派了不少的人手,分別去盯著所有相關的地方,防止有人……”沒敢繼續說下去了。
  玉柱點點頭,董殿邦還是比較謹慎的,不敢說出毒害老皇帝的話來。
  不過,玉柱心裏有數,和四面漏風的前明皇宮不同,清初時期的皇宮裏,對藥物和食材的管理,異常之嚴苛。
  不誇張的說,在滿清的皇宮裏,制度化防備投毒的措施,已經做到了極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