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局變
逍遙侯 by 大司空
2019-5-20 19:55
李中易把折從阮讓進大帳之中,落座之後,折從阮忽然笑了,說:“恭喜無咎,可以名正言順的取了雄、霸二州。”
“就知道瞞不過嶽祖的法眼。”李中易微微壹笑,折從阮不愧是只老狐貍,壹眼便瞧破了其中的玄機。
折從阮瞅了眼李中易,忽然嘆了口氣,說:“可是,妳將來必有大麻煩了……”
李中易翹起嘴角,笑道:“嶽祖不是經常教誨於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麽?”
折從阮瞅了瞅李中易,捋須壹笑,說:“老夫此來,只是想告訴妳壹件事:當取不取,必有滅門之禍。”
李中易笑了,如果是旁人,必定會以為折從阮是想制止他和符茵茵走近,他們卻心裏有數,折從阮的心胸,絕非常人可比。
身邊多個把女人,對於折從阮或是李中易而言,都不叫個事,重要的是,必須掌握大局,此所謂大丈夫不可壹日無權!
李中易心裏更清楚,折從阮此次來找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果然,折從阮喝了口水後,淡淡的說:“獲勝班師之後,無咎有何打算?”
李中易品了口茶,笑道:“兵權不失,厚賞不受,待機而動。”
折從阮瞇起壹雙老眼,瞄著李中易,好壹陣子之後,才再次開腔:“妳是要成大事之人,切毋因女子而壞了滿門性命。”
咳,這應該算是折從阮的敲打吧?
李中易心如明鏡,折從阮從來沒和他說過半句重話,這壹次算是破天荒的預先示警了。
也難怪,折從阮會憂心忡忡,李中易的好色,那可是出了名的。
自古以來,因為貪戀美色,導致江山變色的君王或是藩鎮,數不勝數。
“請嶽祖且放寬心,我知道該怎麽做的。”李中易異常誠懇的接受了折從阮的提醒,符茵茵此來,雖然充滿了偶然性,可是,符太後的親妹妹,就這麽容易招惹麽?
折從阮滿意的點點頭,他對李中易那是越看越順眼,除了李中易迅速崛起的赫赫軍威之外,此老最欣賞李中易的通曉大局,知所進退。
會打仗,說明有爭霸天下的實力,可是,最終笑到最後,靠的就是敏銳的政治智慧,以及海納百川的用人之道。
折從阮也沒多說廢話,既然李中易領悟了他的意思,多說反而會起反作用。
在折、李兩家聯盟之中,實力強悍的李中易壹直牢牢的掌握著主動權,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中易送走折從阮之後,邁步拐到壹旁參議司的大帳門前,隔著老遠,他就聽見裏面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李雲瀟搶先壹步,亮了腰牌,負責守衛的牙將,這才退後半步,捶胸敬禮。
李中易捶了捶胸,笑瞇瞇的從牙將身前走過,與此同時,豎起手指擋在唇邊,示意那牙將不得發聲。
任何人進入參議司的營帳,都必須亮明身份,這是李中易定下的鐵律,包括他自己在內,也不例外。
軍隊,就是軍隊,不是販子們的菜園門,阿貓阿狗都可以混進參議司的營帳,那還得了?
李中易駐足於帳前,擡手輕輕的撩起帳簾,就見帳內燈火通明,參議們正忙得熱火朝天。
參議司的軍帳,壹共三座,壹大兩小,李中易所處的位置,正是參議司的中樞大帳,也就是宋雲祥辦公的地方。
軍帳的正中央,掛著壹幅碩大的軍用輿圖,輿圖前邊是便攜式軍用沙盤,沙盤兩側各有壹張寬大的長條折疊桌,桌子四面圍滿了參議司的精英們。
機動性,壹直李中易所追求的基本素質,所以,軍中的桌椅全部都是用木楔固定的樣式,隨時隨地都可以拆卸下來帶走。
李中易站在帳門邊,有趣的望著正在爭吵不休的參議們,心裏暗道,吵吧,吵得越激烈越好。
壹戰前,德國陸軍的強大,令李中易印象極其深刻。普魯士軍事崛起之後,連戰連勝,勢不可當的秘訣,壹是鐵血宰相的外交政策異常厲害,壹是掌握壹切的總參謀部制度,確保了普軍通過廟算,大大提高了作戰的勝率。
李中易現在所做的工作,都是為建立鐵軍的傳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名將,可遇而不可求,幾百年也許才出壹個軍事奇才。
站在李中易的立場之上,與其把打勝仗的希望寄托在名將的身上,不如通過系統正規專業化的培訓和學習,把大量尋常之才的軍事素養,培養到水準之上。
通俗的說,折家近百年來,能夠以弱勢兵力,壹直雄居西北諸雄的前茅,和他們家成熟的培養軍事人才的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將門世家,與寒門武夫的區別,其實就在於,將門世家可以利用財勢,將先輩留下來的作戰經驗,通過傳男不傳女的方式,壹代接著壹代的傳下去。
在沒有軍校的時代,壹旦武將世家站錯了隊,或是在爭霸中落敗,這就意味著,傳承的中斷!
很多具有實戰意義的經驗和教訓,往往就在敝帚自珍或留壹手的陋習之中,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裏。
李中易目前雖然兵不過數萬,可是,軍事集團的框架,卻是按照爭霸天下的格局來搭建的。
壹旦形勢十分的有利,李家軍有條件擴軍備戰,精幹的基層軍官團,以及高效運作的參議司,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哨探的情報,契丹人采取的是圍三缺壹的老套路,只要符家軍敢於出城充當誘餌,我軍趁勢從後面掩殺,必是大獲全勝之局。更重要的是,這麽安排,我軍的損失會非常之小。”
李中易微微瞇起兩眼,聽聲音,應該是軍中的後起新秀,前任鋒銳營指揮,現任參議司檢校左副參議的何天貝。
何天貝,出身於夏州,他父親在世時,家境還算是不錯,有百余畝地的祖產。
後來,黨項人崛起之後,拓拔家倒行逆施,異常歧視中原漢民,強行搶走了何家的上好良田。
何天貝壹氣之下,便投了靈州官軍,指望著打回夏州去,奪回祖產。
可是,靈州官軍懦弱無能,只敢守著州城,不敢輕易出城半步,這讓何天貝覺得異常之苦悶。
正好,宋雲祥有心結交靈州軍中的俊傑,這麽壹來二去的,兩人就成了關系莫逆的至交。
等到,李中易提兵取了靈、夏諸州,打斷了黨項人崛起的勢頭,何天貝的春天也就跟著來了。
李中易並沒有介意,何天貝是宋雲祥的人,嚴格按照軍功授官制度,該晉升就晉升,就提拔就提拔,沒有打過半點折扣。
何天貝被提拔到鋒銳營指揮這麽要害核心的職位,鍛煉了壹段時間之後,李中易出於培養人才的考慮,又親自點名,將他送進參議司,參加進壹步的深造。
大量的黨項人,都在李中易的麾下,奮死賣命,由此可見,李中易的用人觀,恰好應了那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不過,李中易也是典型的民族主義者,壹向信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真知,對於黨項人,他的態度是既要用之,亦須防備。
“在下以為,我軍在充分休整之後,可以趁著夜色,悄悄的接近戰場,采取三面火攻的辦法,將契丹狗賊們,驅趕至預先設下的包圍圈內,然後壹網打盡。”
李雲瀟發覺,李中易忽然笑得異常之燦爛,就連嘴角都不斷的抽搐起來。
由於嗓音已經極熟,李雲瀟早就聽出來,說這話的是楊烈的堂弟,楊無雙。
楊無雙的建議,其實頗為吻合,李中易壹向喜歡打殲滅戰的作戰思想。
李中易的作戰思想,有很大壹部分,其實來自於XXX。說白了,並不稀奇,也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放棄傷敵十指,力爭斷其壹指。
現如今,李家軍的高級將領們,全都充分了解到壹個事實:打殲滅戰的戰果,遠遠高於擊潰戰。
“老楊,妳可能忽略了壹個事實:我軍充其量也就不到兩萬人。”何天貝義正詞嚴的駁斥楊無雙,那口氣十分的沖,完全沒有理會,楊無雙是楊烈堂弟的特殊背景。
李中易頻頻點頭,軍隊之中確實需要嚴格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強調的是令行禁止。但這並不意味著,官職高的,背景深的,見多識廣的軍官,就壹定正確。
楊無雙冷笑著說:“老何,濃濃的夜色,其實是我軍最佳的道具。有了大量的戰馬之後,我軍只需要在馬鞍上,多插幾支火把,便可震懾住契丹人,使其猜不透我軍的真實意圖……”
李中易摸著下巴,聽得津津有味,如果軍中的後起之秀,皆如楊無雙和何天貝這麽的幹練,嘿嘿,他哪怕是睡著了,亦會笑醒。
這時,壹名哨探急匆匆的拍馬而至,就在他翻身下馬,跑到李中易跟前之際,李中易伸手攔住了他的去路,“不要打擾到他們,軍情就給我來轉交吧。”
哨探們個個都認識李中易,自是毫不遲疑的將綁在背上的密封竹筒,雙手遞給了李中易。
李中易壹邊傾聽帳內的爭吵,壹邊打開竹筒的蠟封,壹目十行的讀完了軍報之後,臉色立即變得異常之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