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歷史軍事

“如果上天再給我壹個重來的機會,我壹定不會禽獸不如,而要做壹個貨真價值的禽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壹十六章 實驗基地

大楚懷王 by 臘月青梅子

2019-5-21 20:11

  同時,這兩道政令作用,還不僅如此簡單。
  更重要的目的,還是可以從封君哪裏吸收人口,將哪裏的百姓,由貴族的私產,變成國家的平民。
  只要百姓從貴族哪裏逃亡,然後壹盜賊的身份向各縣投誠,接著開墾壹片田地,兩年後便可成為國家的良民,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不再任由貴族予殺予奪。
  熊槐相信,若是這兩道法令在楚國公布出來,應該有許多百姓背棄貴族,然後再次投靠國家。
  畢竟,沒有任何出路,類似於奴隸的附庸,遠遠比不上擁有種種權力的平民。
  墾荒與招安,二者相輔相成,即可以阻止百姓繼續流向封君哪裏,成為封君的私產。又可以從封君哪裏吸收百姓。
  這壹增壹減,可以預見,這兩道法令實施之後,國家的實力會越來越強,而封君的實力則會越來越弱。
  再加上派駐令尹的法令,相互配合之下,用不了多少年,封君手中的權力將會轉移到令尹手中。
  那時,封君對國家的危害,則大為減少。
  想著,熊槐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接著,熊槐又想起封君們也不傻,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手中的權力壹天壹天的萎縮。
  或許,壹旦這兩道法令正式頒布之後,封君中的有識之士,便會串聯眾人,然後群起反抗。
  想著,便遲疑道:“賢卿,這兩道法令雖好,但是,目前各地封君的實力依舊強大,而且各縣的權力依舊還掌握在縣尹手中,此時公布這兩道法令,寡人擔心政令還未出郢都,就已經成為了壹紙空文。”
  屈原點頭道:“大王,臣正是也有此疑慮,故而才請大王在在漢北免稅兩年,明面上是心念百姓,不忍百姓流離失所,而安置百姓,然實則卻是在漢北諸地推行墾荒與招安兩法。”
  說到這,屈原拱手道:“大王,如今漢北諸君的封地已經全都收回國有,此時便可在漢北設縣立郡,將漢北諸地全都收回國有。三月之後,各地推薦的人才抵達郢都。到時,便可擇其優著安排在漢北,未來兩年內,便可在漢北驗證墾荒招安兩法,以除弊興利。
  待漢北之法成熟後,三年,或者五年後,漢北的官吏已經通曉變法之事,可以排外他處主持變法。而且,那時,各縣屬吏深入地方。並且各地封君的令尹,肯定已經在封君的封地內站穩腳跟,其中,各地令尹已經或多或少從封君哪裏獲取壹部分權力,封君的實力已經被削弱,被令尹所制衡。
  那時,便可在全國推廣漢北之法,並正式在全國公布墾荒招安之法,在全國範圍內與封君爭奪人口。”
  接著,屈原笑了笑,眼睛露出期待之色:“如此,十幾年後,待封君實力削弱道壹定程度,便可以正式承認私有土地,化王田為私田,並對全國所有的田地征稅,無論貴賤。
  如此,二十年後,國家必然殷富,再也無需為錢糧之事擔憂。”
  “十幾年,二十年!”熊槐聞言沈默了壹下。
  二十年太長,他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活二十年。
  只是,熊槐也知道,這種事情急不來,畢竟無論是魏國,還是秦國,從變法開始,到變法成果展現,全都用了數十年的時間。
  變法,從來都不是壹蹴而就的,需要耐心。
  而且···
  熊槐看了看眼前的屈原,雖然他自己年齡不小了,但是屈原的年紀並不大,眼下才三十多歲,不到四十。
  就算自己看不到那壹天,但屈原他肯定還可以。
  想著,熊槐笑了笑:“好,就按賢卿所說的去做,寡人會全力支持賢卿。”
  說著,熊槐皺了皺眉:“只是,賢卿,在漢北先行此法,需要壹個精通變法的大賢坐鎮漢北才是!”
  說到這,熊槐看著屈原道:“賢卿離都數年,好不容易才再次返回郢都,豈能再次離去。而且,變法壹事繁雜,朝中更需要賢卿主持大局。
  故,不知賢卿以為,何人可在漢北主持大局?”
  屈原對此早有準備,立即應道:“大王,臣在襄陽之時,曾遇到壹位大賢,臣見其博學多才,便拜其為師,向他日夜請教,所獲良多。這數年來,襄陽城從無到有,先生全都參與其中,對墾荒招安之事,可謂十分精通。而臣離開襄陽之時,更是將襄陽大小之事全都托付於先生。
  故,臣深感其賢,特向大王推薦。”
  “哦!”熊槐壹聽,立即來了興趣,連忙問道:“不知賢卿的所說的大賢乃是何人?”
  屈原拜道:“大王,先生乃是齊國大賢接子。”
  “齊國接子!”熊槐微微壹楞,然後腦海中冒出壹個人來:“可是昔日齊國稷下學宮的稷下先生接子?”
  “正是先生!”屈原點頭應道。
  “接子不是數年前離開稷下學宮後,便失蹤了嗎?接子什麽時候到楚國來了。”熊槐奇怪問道。
  對於接子其人,熊槐早就有所耳聞。
  接子乃是之前在齊國推行奢靡之法的季子的好友,季子向齊王獻奢靡之策,並得到齊王重要後,接子便失蹤了。
  不想,接子竟然不聲不響的跑到楚國來了。
  屈原應道:“大王,當年接子離開齊國後,便前來楚國遊歷,臣在襄陽築城不久,偶然在襄陽巧遇接子,臣與先生相談甚歡,故而將先生留在襄陽,以致今日。”
  熊槐了然,之前楚國朝中排外情緒很重,公孫衍這等天下聞名許久的國士,也被楚王閑置,充當幕僚,或許那時候屈原也曾打算舉薦過接子,卻被接子拒絕了吧。
  至於現在的情況!
  熊槐看著屈原問道:“賢卿能否請接子前來郢都,寡人必在宮外相迎。”
  屈原聞言,眼中的喜色壹閃而逝,拜道:“願為大王效勞。”
  “好!”熊槐喜道:“告訴接子,寡人在郢都翹首以待矣!”
  ······
  其後數日。
  之前寫信給子蘭的縣尹,陸續被押到郢都。
  簡單審問後,便被熊槐交付廷理處理。
  結果,這些人輕則罷黜永不錄用,重則賜死奪爵。
  他們的血,再次讓郢都群臣心中壹凜,心中越發的對楚王恐懼起來。
  與此同時,心中對屈原的憤恨也越加深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