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59章 熱身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2

 收到楊阜傳來的消息,閻溫有些為難。楊阜的想法很好,如果賈詡能入朝,不僅能分開賈詡和董越,涼州系又增壹幹將,但他不了解賈詡,更忘了賈詡身邊還有壹個李儒。
  如果說賈詡還有待價而沽的可能,背負著鴆殺弘農王罪名的李儒無路可退,也不想退。義不再辱,李儒親眼見識過孫策的實力,早就死心塌地,絕不可能再為朝廷效力。
  但閻溫還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賈詡。不管結果如何,他盡力而為。
  不出所料,賈詡以身體不適為由,婉拒了朝廷的征辟,並順水推舟地交出了並州牧和鎮北將軍的印綬。拿著印綬,閻溫覺得非常燙手。他知道朝廷征賈詡入朝有順勢收回並州的想法,但他更清楚董越也想要並州。人都是貪婪的,董越更是如此。他不會有賈詡的理智,也看不清眼前的形勢,否則也不會被他說動。在朝廷有求於他的時候,他什麽都想要,什麽都敢要。
  閻溫左思右想,無可奈何。他越過賈詡,力勸董越與朝廷結盟的那壹刻,就知道自己將面對什麽。
  閻溫找到了董越,董越果然露出要接管並州之意。閻溫將並州牧、鎮北將軍的印綬放在董越的面前。
  “將軍想要,我可以給妳。不過,我勸妳不要接。”
  “為什麽?”董越眼神不善。並州雖然人口有限,財賦也不足,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況且這原本是賈詡控制的地盤,怎麽能讓給朝廷?我幫朝廷這麽大忙,朝廷應該給我好處才對。
  “將軍用兵河東,並且派什麽人去管並州?”
  董越有些不耐煩。“這個不用妳操心,我手下還是有幾個人的。”
  “有比文和先生更高明的人嗎?”
  “呃……”董越頓時語塞,很不高興的瞪著閻溫。
  “那有沒有和牛輔差不多的?”
  董越不想搭理閻溫了。這不是擡杠麽?我自己和牛輔也就差不多,手下有和牛輔差不多的,我還怎麽帶兵?閻溫耐著性子,解釋道:“牛輔、文和先生經營並州多年,都沒能真正控制並州,妳安排手下去並州,就能控制並州人?到時候並州生亂,妳是鎮壓還是不鎮壓?並州多山,他們往山裏壹躲,妳找得到?找不到,妳就只能守城,還有精力分管河東,和魯肅對峙嗎?”
  董越揪著胡子,猶豫不決。閻溫說得有理,連賈詡都無法真正控制並州,他哪有那本事。到時候並州世家生亂,他不僅無法從並州得到人力、物力,反而要分兵去守並州,這可就是得不償失了。
  “那依妳說,並州讓給誰?”
  “讓給與妳無關的人。”
  “為什麽?”
  “與妳無關,出了事,妳才可以不理。萬壹翻了臉,也可以兵戎相見。”
  董越眉頭緊皺,考慮了好壹會兒,很勉強地答應了。他看著眼前的並州牧印綬,暗自後悔。不該和賈詡生隙,換誰來並州也不會比賈詡更好啊。
  ——
  閻溫說服了董越,迅速將消息傳回潼關大營。他沒有說賈詡有觀望之心,只說賈詡身體不好,需要休養。天子接到消息後,倒也沒想太多。他本來也沒太指望賈詡入朝,賈詡還有些情緒,不能著急,等壹段時間也許就好了。不過賈詡交出並州,目的也達到了大半。
  天子和劉曄、楊阜等人商量並州人選,結果又發生了分歧。
  楊阜希望由閻溫出任並州刺史,理由有兩個:壹是閻溫與賈詡有舊,和董越相處也不錯,由他擔任並州刺史,可以安撫董越,至於引起董越猜忌;二是閻溫在涼州刺史府做過別駕,有行政經驗,現在又說服董越支持朝廷,有功當賞,出任並州刺史合情合理。
  劉曄則提醒楊阜,閻溫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但朝政需要平衡。並州人與涼州人有分歧也不是壹天兩天的事,涼州人有功當賞,並州人的情緒也要照顧,要不然矛盾激化,對朝廷不利,對涼州人也不利。
  天子這次聽取了劉曄的建議,任命偏將軍王服領並州刺史,即刻赴任。
  為了撫尉賈詡和董越,天子隨即又下詔,賈詡增邑二百,合前共五百戶。又拜董越為臨洮侯,食邑五百戶,遷鎮北將軍,領河東太守。
  ——
  搞定了河東,關中暫時解除了兩面受敵的危險,天子松了壹口氣,隨即與眾臣商量如何反擊。
  這顯然不是壹個輕松的話題。弘農與潼關原本是壹體的,都是古桃林塞的壹部分,弘農是東端出口,潼關則是西端門戶,兩關之間就是桃林塞,不是高塬就是山地,兵力很難展開。況且江東軍擅長山地戰也是出了名的,在這樣的地形和魯肅爭雄,誰都沒信心。壹旦不慎,被魯肅打個伏擊,只怕所剩無幾的士氣會全部崩潰。
  經過反復商量,劉曄擬定了壹個計劃:天子率主力與魯肅對峙,迫使魯肅滯留弘農,然後要求袁譚出兵河內。魯肅的主力在弘農、陜縣壹帶,河南空虛,如果袁譚出兵,很容易攻入河南,切斷魯肅的退路,形成包圍之勢。如果孫策引兵來援,南陽的兵力就會減少,黃忠沒有了後應,進攻的勢頭也會放緩。
  河南是天下之中,又是舊京。袁譚壹度攻進河南,收復洛陽,但旋即又被魯肅奪了回去。此次進兵,如果天子能夠親自收復洛陽,對人心士氣也是壹個鼓舞。況且河南比南陽更適合騎兵作戰,在河南決戰更有利於擁有並涼精騎的朝廷。
  天子派人送出詔書,隨即向湖縣進兵,擺出主動進攻的架勢。他還沒趕到湖縣,斥候送來消息,魯肅本人回陜縣去了,留守弘農的叫蔣欽,兵力也不多,只有兩千余人。
  天子且喜且怒。喜的是安撫河東的策略起了作用,魯肅將防禦的重點放在了陜縣。怒的是魯肅根本沒把朝廷放在眼裏,只派壹個偏將鎮定弘農,區區兩千人而已。
  劉曄隨即提醒天子,蔣欽不是普通偏將,他是孫策身邊的侍從之壹,可以算是孫策壹手培養起來的親信,當初在潁川,就是他和另壹個叫呂蒙的年青將領挫敗了麹義和荀衍所領的先鋒。
  天子理解劉曄的慎重,但是這更提醒了他壹點:朝廷的士氣太低落了,急需壹場勝利來提振壹下,而眼前正是壹個好機會。蔣欽再有天賦,畢竟不是魯肅,兵力也少得多,擊敗他總比擊敗魯肅的難度要小壹些,這正是壹個最好的試手機會。
  如果連蔣欽都不敢面對,還有勇氣面對魯肅,面對孫策嗎?
  天子隨即下令皇甫堅壽統領前鋒壹萬精兵,向弘農進發。考慮到地形不利於騎兵作戰,他將統領騎兵的副將張遼換成了統領步卒的高順。高順也是呂布的部將,滿足兼用並涼人的原則,而且高順率領的步卒戰力極強,號稱陷陣營,很適合這種不便兵力展開的地形。
  皇甫堅壽、高順領命,帶著壹萬人趕往弘農。
  天子隨即又派人渡河,與董越聯絡,希望他能出兵攻擊陜縣,吸引魯肅的註意力。如果有必要,最好能安排壹部分騎兵奔襲河南,尋機切斷魯肅的退路。如果董越抽不出兵力,朝廷可以分出壹部分騎兵執行這個任務。
  斥候來往,輕騎飛馳,壹道道詔書來往,弘農、陜縣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
  ——
  柏谷。
  高順登上壹側的小土坡,極目遠眺。
  對面是南北向的衡嶺,過了衡嶺就是弘農城的西門。這是壹道山口,兩側是十余丈高的山坡,中間是大約不到壹丈寬的通道,江東軍用樹幹紮成的拒馬塞住了通道,手持刀盾、長矛的將士站在拒馬的後面,兩側的山坡上站著幾十名弓弩手,位置看起來並不嚴整,但仔細壹看,卻能看到這些弓弩手的覆蓋面非常廣,弓和弩的配置也非常合理,基本上進攻的士卒都在他們的打擊範圍以內。還有壹些刀盾手、長矛手散在四周。
  士卒數量不多,但甲胄齊全,比陷陣營的裝備還要好壹些。高順既有些緊張,又有些興奮,這次要遇到真正的對手了。他隨呂布征戰十余年,也遇到過不少對手,但真正能讓他重視的對手非常有限。並州人口少,也不夠富裕,很多將領都舍不得購買裝備,包括呂布在內。呂布麾下十余偏將、校尉,所領士卒全部裝備鐵甲的只有他壹個。
  因為他不喜歡享受,所有的錢都投到了士卒身上,平時也沒什麽愛好,就是和部下泡在壹起練兵。所以他的部下裝備最全,訓練也最刻苦,大小數百戰,贏得了陷陣營的赫赫威名,成為呂布麾下最強的步卒。
  陷陣營本身就是壹個榮譽,陷陣士很多,可大多是臨時招募,成建制的存在非常少。因為高順在無數次的戰鬥中證明了自己,證明了陷陣營的價值,呂布才同意陷陣營的長期存在,盡可能的優先供應陷陣營的要求。天子賞賜諸軍南陽軍械,呂布身份特殊,得到了兩百套,有三十套給了陷陣營。
  但是今天面對江東軍,高順沒有裝備上的優勢,只有劣勢。陷陣營還能不能壹如既往的贏得勝利,他自己心裏也沒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