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九十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
國姓竊明 by 浙東匹夫
2023-11-5 17:30
“呼,累死了,這稿效果還不錯,楊閣老那邊肯定也能滿意。詳略緩急得當,據此上奏壹定能讓陛下暫時寬心,不至於立刻催楊閣老北上強攻李自成。這十天的閉關苦思總算是沒白費。”
“李自成張獻忠要是看了,難免也會疑神疑鬼,就算暫時不大開殺戒、肅清內部,最多拖延壹年半載,也必然有變!當初《流賊論》問世,到李自成殺害羅、馬,前後不也拖了半年多?咱等得起,這次再拖個半年多!”
四月十八這天,經過將近十天的專註閉門創作、中間只抽出三天料理日常民政、跟手下同步進度後,沈樹人也總算是大功告成了。
新鮮出爐、墨跡都還未幹的《流賊論續》,在沈樹人的最終反復通讀之後,拍板過稿。
他立刻壹邊派人把原稿快馬送去南陽、呈送楊嗣昌用於節選上奏。
壹邊把顧炎武謄抄後的版本,交送武昌本地的印書作坊,加快付梓印刷。
明末那些大規模印刷的作品,還在用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雖然早就在宋朝被發明了,可在大批量反復印的情況下,還不如整塊雕版成本低、穩定可靠。
只有在那些印量比較少、只需幾百冊的書時,活字印刷才能仗著其制版靈活的優勢,大顯身手。
還有就是在遇到雕版印刷長期使用、導致個別字磨損嚴重後,印書商偶爾會單獨摳掉這幾個壞掉的字、換上活字臨時修補,以延長雕版的使用壽命。
活字印刷始終還是以壹種技術補充的狀態存在。
不過,這壹次沈樹人卻是不惜成本,讓人雕版和活字壹起用。
先活字印壹版出來,哪怕只有幾百上千卷,想辦法通過各種渠道散發出去、形成輿論上的造勢。
他這麽做,顯然也是為了搶時間。雕版要從頭刻,速度比較慢,壹卷書刻壹個月都刻不完都是正常的。活字卻只要拿現成的字排版,幾天就能印出來了。
為了在皇帝耳邊形成輿論錯覺、也為了暫時穩住流賊不輕舉妄動,稍微多花點錢搶輿論時間差,是非常劃算的。
安排完這壹切後,沈樹人也不忘嘉獎壹下相關幕僚。
“亭林兄,這次又多虧妳了,這壹千兩是潤筆,妳也連續熬夜十日了,回去弄點珍貴滋補之物補補吧。”
顧炎武也沒推辭,心安理得接受了東家的饋贈。
當年顧炎武剛跟著沈樹人當筆頭時,月薪就有三百兩。這兩年隨著沈樹人升官,也給他加過兩次待遇,薪水比壹開始幾乎翻倍了。
連續加班熬夜十天,算五倍工資,給壹千兩不過分。沈闊少對屬下的高級人才從來都是這麽慷慨。
……
《流賊論續》問世,沈樹人也總算能享受壹下閑暇放松。
之前十幾天,他都是在書齋裏閉關,連自家後院都不去,就怕控制不住耽誤時間。
畢竟沈樹人的後院,如今同時有陳圓圓、董小宛、李香君存在,壹旦沈溺其中,意誌力薄弱的人很容易無法自拔。
所以,就得跟後世寫手碼字時、把手機鎖小黑屋壹個道理。必須閉關確保見不到女人,才能保持高效。否則抖音上隨便刷到壹堆練瑜伽教騷舞的擦邊女色內容,半天時間嗖地壹下就浪費了。
不過這種閉關,也苦了後院的美人們。
她們也就在沈樹人之前滯留南京的時候,才享受過兩個月溫柔鄉的日子。
回武昌後,沈樹人不是到處跑就是閉關,著實冷落了佳人,今天才得解脫。
所以當天晚上,三女誰也不願落後,壹個個給公子揉肩捏腳搓背,伺候他壹起泡澡解乏、沐浴熏香、精油推拿。
沈樹人考慮到之前在南京時,為了讓董小宛好好養身、說好了產後半年都不碰她,著實冷落了她,所以這次出關,也就讓陳、李二女先稍等壹下。
董小宛自從前年年底懷胎,已經足足壹年半沒被夫君寵幸過了。
好在,李香君跟他也有大半年,對夫君的脾性已經頗有了解,摸透了沈樹人壹個心理特點。
李香君就耍了點小心機,附耳呢喃:“公子,最新的《流賊論續》手稿奴家也看了呢,如此高屋建瓴,真知灼見,真是讓人仰慕得緊。
這幾日既然得閑,能不能抽空見見玉京妹妹呢?她來武昌也兩個月了,壹直閉門修持。那天奴家把手稿給她看,她也是崇拜得不行,還羨慕奴家能當面請教公子呢。”
秦淮八艷中,卞玉京是最喜歡研究歷史興替、鏡鑒教訓的,也以擅長跟人談論古今著稱。她自去年贖身,後來跟著來武昌,壹直是自己過自己的。
不過隨著《流賊論》壹壹應驗,甚至還有續作傳出,卞玉京也控制不住自己,很想追更求教——她並沒有其他想法,只是崇拜想求教,僅此而已。
沈樹人壹想到今天剛解除閉關後、方以智就跟他下了邀約,明天要過來拜訪,他便覺得李香君這麽唐突,頗為不便,隨口說道:
“過幾日吧,明日還有別的客人來訪,方年兄要來府上拜會呢。”
李香君卻柔情似水地婉媚壹笑,附耳低語:“口是心非。大不了明日讓玉京妹妹晚上來,不耽誤妳白天辦正事兒。”
“妳算計我!”沈樹人也有些怒意,君君居然跟他玩心計,表面上幫卞玉京說話,其實只是調節壹下氛圍。
……
第二天,沈樹人很快就頭大了。
因為他發現,女人是完全不講信用的。
哪怕說好晚上請客,結果卞玉京壹大早就來了。
沈樹人也是憐香惜玉之人,不忍過分怠慢,來都來了,他還閑著,也只好先去見壹面。
言語之中,他也忍不住吐槽:“卞姑娘,君君不是說……”
卞玉京也很懂事,大大方方溫柔壹笑:“小妹確實有些學問想向大人請教,不過大人身系家國天下,日理萬機,怎好耽誤公子正事兒。
小妹就是過來找君君姐姐敘敘舊,大人什麽時候乏了、空了,小妹隨時奉陪,大人不用在意。”
這姿態擺得這麽低,壹副“我隨時有空,您先忙好了,我跟姐姐先玩”的樣子,就算有所唐突,沈樹人也生不起氣來。
偏偏方以智還沒來,沈樹人也確實有點空,就先陪她們聊聊。
“罷了,我要候的客人還沒來呢,卞姑娘有什麽要問的,先聊壹會兒便是。”
卞玉京立刻面露喜色,崇拜之情也溢於言表:“那真是榮幸之至了呢。其實,前幾天看了大人的前後手稿,小妹有壹點真是佩服到五體投地,如今流賊互相兼並、聲勢大漲,天下人都惶恐不安。
偏偏大人高屋建瓴,獨辟蹊徑,竟能跟諸葛武侯的《後出師表》相結合印證,論證‘其軍勢雖盛,然非壹州之所有,必不能持久’,實在是天馬行空。
小妹這幾日苦思冥想、結合二十壹史,也找到了壹些古往今來的例證,都是壹方豪傑軍事極盛之前、民生財政已然雕敝,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想請大人參詳,看看能不能歸入此類呢。”
沈樹人原本還以為對方壹上來就要吹捧他“李自成殺羅、馬神預言”,沒想到對方卻是真跟他聊歷史歸納,壹時也有些意外,甚至有幾分錯愕,沒什麽準備。
“說來聽聽。”沈樹人也只能先姑妄聽之。
卞玉京就從古至今,先挑時間久遠的娓娓道來:“小妹以為,最早‘軍事極盛,然無源無本不能持久’的,便是劉邦、項羽、韓信了。自此而後,歷朝歷代,似此橫征暴斂不能持久的軍閥,愈發不勝枚數。”
沈樹人原本好整以暇想喝口茶,聽到這兒好懸沒噴出來:“妳說劉邦韓信?我還以為就算舉秦漢的例子,也只舉壹個項羽呢。”
卞玉京也壹改之前的崇拜表情,正色道:“那就劉邦只算半個吧——他雖不擅治國理財,卻擅用人。以蕭何治關中,足兵足食,那就算關中之地,是有好好治理、能夠自給自足為長久之計的。荀彧對曹操言‘高祖據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也不算說錯。
不過,除了關中之地,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時,其余的勢力、地盤,實在談不上治理、談不上長久之計、自給自足。跟流竄過境、略民為兵,也差不多。
至於韓信,更是以戰養戰,略趙兵向燕,略趙燕兵向齊,略趙燕齊兵向楚——只可惜,對面的項羽也不擅‘深根固本’,這才三方皆無根本,劉邦稍稍好些,得以勝出。
小妹讀史記,究其細節,不難看出,當時鴻溝相持數年,雙方妳來我往,都是靠占據壹段時間洛陽周邊的成臯以籌糧,那裏有秦時設置的敖倉,囤積了關東六國十余年來被搜刮上繳的余糧,不下千萬石。
而蕭何所謂‘足兵足食’,靠關中維持的,也不過是壹項‘足兵’,而軍糧是沒法全靠關中運到鴻溝前線的。劉邦占成臯則劉邦取糧,項羽占成臯則項羽取糧。
敖倉的存糧雙方血戰五年還沒吃完,說到底只是拿秦人殘暴搜刮的余糧養戰而已。漢當有天下,並非劉邦高明於項羽,若僅憑劉邦,也不過以暴易暴而已。
總要到文帝之時,百姓才享受到天下壹統的好處,不用再如戰時那般橫征暴斂服役,算是‘天下人有天下’。
如今之勢,闖賊張逆雖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可也能有劉項的機遇。我朝藩王眾多,積蓄過二百年,壹個福王死於闖賊之手,便能有千萬兩家資用於流賊擴軍。壹個襄王死於張逆之手,又有四百萬兩落於賊手、貴王之死又是二百萬兩。
所以,若是地方上可供劫掠養賊的財富不足,李闖張逆便是黃巢朱溫,若是地方上可供養賊的財富充足,諸多藩王便如秦之‘敖倉’,未必養不出劉項——不知大人以為小妹對《流賊論續》的理解然否?”
沈樹人聽到這兒,也是不敢輕視對方了。
看來能史書留名,以“知鏡鑒,識興替”著稱的卞玉京,也是很有自己的觀點的,不好忽悠啊。
這要是個男人,投靠了李自成,說不定還真能幫李自成鼓舞起軍心,覺得自己不是黃巢朱溫,而是劉、項了。
沈樹人也只好尷尬地輕咳壹聲:“卞姑娘蕙質蘭心,見識不凡,可謂巾幗不讓須眉。這些話雖不全對,但也不無道理。
不過,到了外面可不能亂說,把闖賊張逆比作劉項,哪怕只是學術切磋,也是大逆,對天下不利。何況,這中間還是有區別的。
當然,妳壹介女流,能說出這樣的話,已經很了不起了。說來慚愧,我開始還以為妳會直接舉綠林赤眉、黃巾黃巢等敗亡賊寇來類比闖、張呢。能避開群賊而舉劉項,不畏古法,不諱尊者,已經超過天下至少九成讀書人的見識了。”
沈樹人高談闊論,僅僅幾句點評認可,就讓卞玉京很是驚喜,頗有幾分得意。
而正在此時,院門口也恰巧傳來壹陣訪客的聲音,似乎還是提前停步、在垂花拱門外好奇聆聽了壹會兒了。
“沈年兄,今日這是與誰人高談闊論呢,莫非在下來得不巧?這位是舍妹,年兄也見過幾次了吧。聽說舍妹去年冬天與年兄打賭、言語冒犯,此番心服口服,前來賠罪。”
來人正是方以智,他也不覺得尷尬,大大方方就拿著扇子跟沈樹人見禮。
壹旁的卞玉京做女冠打扮,顯得像是方外之人,倒也淡定,並不回避。唯有幫卞玉京和沈樹人居中作陪的李香君,連忙扯過原本已經放在案邊的面紗,仔細戴上。
至於沈樹人的其他兩位妾侍陳圓圓和董小宛,她們對歷史興亡教訓不怎麽感興趣,也沒來湊這個熱鬧,所以壓根兒不在場。
另壹邊,方以智的身後,方子翎原本有些害羞,今日畢竟是她願賭服輸來賠禮服軟。
結果壹看到沈樹人閉關剛結束、馬上有如此千嬌百媚的美人兒來向他討教切磋,沒來由心中壹股煩躁,也顧不得害羞了。
她下意識咬了咬牙,大大方方走到幾人面前,先對沈樹人斂衽壹禮:“沈兄才華蓋世,遠見卓識,小妹去年狂妄無知,竟勸沈兄謙遜。實在是如張昭阻孔明自比管、樂,慚愧之至。”
方子翎說是道歉服軟,但旁邊有別的女子,她也不想過分掉了面子。
所以臨時靈機壹動,信手拈來引經據典,把自己“讓沈樹人別狂妄”的過錯,比作舌戰群儒的典故,那性質也就沒那麽嚴重了。
退壹步講,這也是先把沈樹人捧到諸葛亮的高度,然後再暗示她自己好歹也有張昭的見識,不算太差。
沈樹人對此當然是雲淡風輕,正好顯示他的寬宏大量:
“些許小事,賢妹還記得呢——當初咱賭的也不過是要賢妹守口如瓶,不許外傳我的計謀細節,這點妳也做到了,至於其他,我從來就沒當回事。”
沈樹人這話說完,另壹邊的卞玉京忍不住促狹地低聲問了壹句:
“哦?這位姐姐也對興替鏡鑒頗感興趣麽?似乎提前聽過沈大人的秘策絕學?對了,小妹卞玉京,壹介閑雲野鶴,剛才不及介紹,倒是失禮了。”
方子翎當然沒見過卞玉京,甚至如果倒退壹年,她連這個名字都不會聽過。
但現在,她卻知道了卞玉京的存在,因為她對李香君很了解,也知道卞玉京跟李香君是患難姐妹——
這李香君,便是去年害得沈樹人差點身陷險境、跟左良玉鬧得勢同水火不肯救援的紅顏禍水!
在方子翎的印象裏,李香君就是妲己褒姒壹樣禍國殃民的存在。她對陳圓圓、董小宛倒是沒了解過也談不上惡感,唯獨對李香君很嫌棄。
此刻聽卞玉京自我介紹,又看她旁邊還有壹個楚楚可憐剛戴上面紗的絕色美人、跟卞玉京舉止交流親昵,方子翎便有些神色復雜:
“原來妳就是卞姑娘,那這位想必就是名動秦淮……不,應該說是名動湖廣的李香君李姑娘了吧。真是我見猶憐呢,難怪,難怪。”
沈樹人再鋼鐵直男,也聽出這裏面火藥味十足了。
看來這位方小姐,唯獨對李香君意見很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