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34

  接風宴上,前任知縣淩莊拼死拼活地將上首位強按著韓岡坐了。又帶著縣丞、縣尉,殷勤地勸著他的酒。壹場宴席下來,對韓岡表現得比親娘老子還恭敬。而韓岡的三名幕僚,也壹樣被請到了堂中的席上坐下,好生地接受了壹夜的招待。
  到了三更天,方才回到驛館。
  進了房中,原本看著有些醉意的韓岡壹下變得清醒起來,雙眼清亮有神,與三名幕僚坐下來,喝著下面端上來的茶。
  方興坐下後就搖著折扇冷笑起來:“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淩知縣今日的壹番作態,看起來不像是奉承正言的樣子,多半賬目上有些問題,心裏虛著。”
  遊醇冷笑壹聲:“但凡作奸犯科之人,哪有不心虛的情況!”
  “就看正言是否要壹查到底了?”魏平真問著韓岡。
  如果庫中虧空嚴重,跟賬目對不上號,誰也不會蠢到接手。若是糊裏糊塗接下來,到了轉運使司來人查賬的時候,哭都來不及。拖上幾日不交接,若在地方,州中就要派人下來了。白馬縣屬於京城,開封府壹旦派人來,事情可就更為麻煩了。
  大宋官吏多有貪腐之輩,官庫也是虧空的居多,但即便如此,世間極少有新任官員不肯接任的情況出現。基本上在交接之前,官員都會將賬目做平掉,相信淩莊下面也有人來處理賬冊。不管是用賬目合庫存,還是用庫存來合賬目,只要兩樣能對得起來,韓岡就沒打算追根究底的打算。
  被三人壹起盯著,韓岡啜了兩口沒什麽滋味的茶水,擡頭道:“只要賬目對得上就可以了。”
  方興、魏平真心領神會地微笑點頭,但遊醇卻是在遲疑著。
  韓岡看了遊醇壹眼,便多解釋了壹句,“真要窮究到底。保不準庫房就要被放把火。裏面都是民脂民膏,被燒掉後,苦得還是百姓。”
  壹宿無話。
  抵達白馬縣的第二天,韓岡婉辭了縣丞縣尉的盛情邀請,與方興、遊醇在驛館中聊著天。而精於賬目的魏平真,則帶著韓岡家裏的賬房去庫中對賬。
  魏平真查得很仔細,便民貸的存底都壹張張地對著數字,淩莊則派了人過來打下手,領著幾個胥吏端茶遞水。可到了中午,正要吃飯的時候,魏平真卻將賬冊壹推,“天色已晚,明天再來看看。”
  說完也不收拾桌子,就和賬房壹起直接起身掉頭離開。
  雖然外面的日頭正在正南方的天頂上掛著,但淩莊的幕賓和幾名胥吏都不敢攔著他們。送了魏平真兩人離開,回頭來壹看,幾本賬冊攤開來的頁面上,都是做過手腳,卻沒有將尾巴收拾幹凈的。雖然很隱晦,但破綻就是破綻。
  淩莊和諸立各自接到通知之後,頓時明白了韓岡的心意——要麽將虧空給補上,要麽就快點將這本賬給做圓了。
  韓岡的態度算是很好了,但淩莊卻是心頭有火。那點錯處,在壹般的檢查下只會被忽略過去,沒人會計較的。但壹旦叫了真,要彌補起來卻很麻煩,不是在賬本上改個數字就可以的,官庫那邊也要補上差額,少說也要近萬貫。說起來,要不是差得太多,當初直接就將虧空補上了,也不會留下什麽破綻。
  對韓岡的審核嚴苛,他恨得牙癢癢的。壹萬貫,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放火燒屋不值當,還不壹定能成,但給出去又是肉疼。想著沒辦法,過來賠小心,試探著韓岡的心意,“正言年少有為,少待時日,必可至公卿……”
  韓岡笑容淳和:“韓岡能以弱冠之齡,屢見拔擢,這都是天子的恩德。韓岡粉身碎骨亦是難報啊……”
  淩莊沒話可說了,韓岡的這段拒絕沒有給他留下任何空子,根本就不容他將重要的話說出口。看來是用錢收買不來了。想想也是,才二十多歲的朝官,又得天子看重,絕不會為了點錢財,而壞了自己的名聲。
  東拉西扯地說了陣廢話,起身告辭離開。淩莊陰沈著臉出來,回頭沖著驛館冷笑:“現鐘打不了,不信邊鼓都沒得敲!”
  淩知縣這番發狠的結果,當天晚間韓岡就已經知道了——他竟是遣人悄悄地給韓岡的三名幕僚都送去了壹份禮。
  “他們都收下了?”韓岡問著來報信的伴當。
  伴當搖搖頭,“遊先生沒有收,但方先生和魏先生都收了。”
  “我知道了!”韓岡沒有生氣。
  都是讀了十幾年、幾十年聖賢書的,不去考進士而來給自家做幕僚,難道是為國為民?笑話!壹個是掙錢糊口,另外就是早壹步進入官場與人結交,日後好被推薦為官。
  既然要靠著這些幕僚來做事,韓岡能堵著不讓他們收錢嗎?按著如今的規矩,幕僚們只要不越線,都得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韓岡也只希望他們明白誰是他們的東主,不要光想著拿錢,卻把最為重要的關鍵給忘了——並不是沒有幕僚為壹己之私害了東主的故事。
  不過韓岡更為清楚,只要自己不懈怠,凡事盯緊壹點,就不虞壹幹幕僚壞了自家的名聲。他可不會像那等只會寫詩作文的士子,可以任人欺瞞,在衙門中用心做了三年實務,經歷得則更多,有什麽情弊他不知道的。
  韓岡只可惜自家親戚少,能派得上用場的兩人,壹個在荊湖戰場已是威名煊赫的青年名將,另壹個則是執掌著壹家在關西很有些名氣的商號。若身邊有壹兩個得力的親眷,有些事讓他們來做,比起用著外人更為可靠。內外相制才是禦下之道,韓岡當然不會蠢到任人唯親,但也不會覺得在有著親親相隱的這壹條法律的宋代,外人會比自家人更為自己著想。
  到了吃飯的時候,三名幕僚都過來韓岡這邊。
  壹進門,方興就拱著手:“承蒙正言匡助,方興今日可是發了壹筆橫財。”
  方仲永的族弟很是灑脫,壹點也不遮掩自己收了前任知縣賄賂的事情。
  魏平真也跟著笑道:“兩錠三十兩重金花銀,淩知縣可真是大方。”
  在市面上,金銀並不能當作錢鈔來使用,必須要通過金銀鋪來兌換成錢幣。但用來送禮,卻是比沈重的銅錢更為多見。只是現如今的銀價,壹兩能抵壹千七八百文,以七百八十文壹貫來算,也不過是兩貫半。三個六十兩,加起來連五百貫都不到,相比起萬貫的虧空,淩莊的確是夠“大方”的。
  這點小錢,方興、魏平真不屑歸不屑,但都很幹脆地收下了。既然韓岡沒有將淩莊趕盡殺絕的想法,那他們將賄賂收下,其實也是在安淩莊的心,正符合韓岡的心意。
  不過,這等曲裏拐彎的想法,程顥門下的遊醇卻沒有:“怎麽可以這樣?!”
  “節夫,其實不妨事的。”韓岡連忙道,他可不想自己的三位幕僚變成互相拆臺的情況,“淩莊既然送來,就可以徑自收下。我本無意刁難,但不便直說,妳們收下才能讓他安心。何況只是普通的人情往來,與公事無關,何須掛懷於心?”
  遊醇卻搖著頭,壹臉不以為然。只是見韓岡如此說,才不再多言。
  他對韓岡很是敬重,並不是因為韓岡的官位,而是韓岡的為人。在洛陽時,聽說韓岡去歲上京應考,為了求見程頤程顥,竟在程家門前的雪地中站了壹個多時辰,這件事,已經在洛陽城中傳遍了。名滿天下的韓玉昆,還能如此尊師重道,實在是讓遊醇敬佩不已。
  壹起吃飯的時候,方興和魏平真似是毫無芥蒂,但韓岡知道,他們跟遊醇肯定是合不來了。
  等到夜中,韓岡招來親信伴當,吩咐著,“天氣冷了,從箱子裏拿四匹棉布、二十兩銀子,給三位先生送去,讓他們換身冬衣。另外再給遊先生多送六十兩銀子去,說是我的壹番心意。”
  壹口氣送了數百貫出去,韓岡卻沒有多少心疼,這是應該做的人情,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幕僚收了賄賂,自己卻不做壹點表示。尤其是遊醇,雖然不通人情,但這番正直的做法,更是得加以獎勵。
  伴當應聲出去了。韓岡坐在書桌前,考慮著該怎麽安排自己的這幾個幕僚。
  魏平真年紀大了,對錢財看得重,但為人老成,做事穩妥,經驗更是豐富,日後可以多多依仗。
  遊醇年紀與自己相當,又少經歷,真要做幕僚,其實派不上用場。不過他的學問還可以,文名更是與他的弟弟遊酢壹起,在少年時就傳遍鄉中。可以推薦他去做縣裏學官,如今王安石興學校,州裏縣裏都建有學校,可以安排遊醇教導白馬縣的士子,想必他也願意。
  至於方興,治政上的能力暫時沒見到,可詩文水準不錯——能與王雱交好,水平自然不會太差。要他做事可能有些麻煩,平常談天說地還是不錯的,就當是身邊養個清客好了。等上任後,有足夠的時間去看他擅長何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