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龍佳婿

府天

歷史軍事

  穿越三年,長在鄉間,有母無父,不見大千。   就在張壽安心種田教書的時候,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乘龍佳婿 by 府天

2020-11-5 19:49

  這樣壹句話,如果此時司禮監的人都還留在這公廳附近,聽了必定會心裏犯嘀咕。啟程南下那叫做上路,而要是二皇子出了什麽岔子壹命嗚呼,這也叫做上路,葛雍堂堂學富五車的帝師大儒,怎麽說話居然這麽不講究?
  而對於葛雍這麽壹個簡簡單單的問題,楚寬的回答卻也是遲遲未至。盯著葛雍看了好壹會兒,他方才啞然失笑道:“二皇子就算要走,那也多半得等到太子冊封完再走,否則他要是在半道上鬧騰起來,豈不是沒事找事?不過究竟幾時,這自然要聽憑聖裁。”
  “呵呵。”
  葛雍意味不明地笑了兩聲,淡淡地說:“原來二皇子還得過這麽久再上路。此去瓊州山高路遠,之前九章認識的那個老鹹魚也就是啟程得快了壹點,皇上還擔心他是帶著冼雲河那些人犯逃跑,這要是二皇子坐船從天津出發,半道上有個什麽問題……”
  他故意頓了壹頓,漫不經心地掃了楚寬兩眼,絲毫不怕自己說出來的話有什麽犯忌:“比方說,沈了船,遭遇了海盜,又或者是巧之又巧地感染了惡瘧……”
  這話還沒說完,剛剛壹直顯得很鎮定的楚寬就不由得變了臉色:“老太師這話是什麽意思?二皇子出行,就算是獲罪,自然也會帶足了護衛,至少兩個太醫隨行!”
  雖說張壽給那些瓊州府的冼雲河等人連大夫都想到捎帶上了,但這年頭的醫術水準實在是太差,按理來說,楚寬想到給二皇子配備太醫,這也並不出奇。然而,葛雍完全不信人會這麽善意好心!
  “什麽意思?”他挑了挑眉,剛剛還顯得輕描淡寫的口氣,陡然之間多了幾分銳利的鋒芒,“廢後……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敬妃,她從坤寧宮移居出來之後,近來的景況聽說很不好,甚至有人說她半是癲狂半是瘋?有些人大概會覺得,那是裝瘋賣傻,但也許她是真瘋呢?”
  楚寬剛剛遽變的臉色,此時此刻又完全恢復了正常。他沒有再去和葛雍唇槍舌劍,而是幹脆保持了沈默。然而,老來致仕之後壹向與人為善,頂多是和老朋友以及學生們鬥鬥嘴的葛老太師,這壹次卻沒有因為他的沈默,而就這麽善罷甘休,而是又輕笑了壹聲。
  “敬妃大概活不了多久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估計也好不到哪去,旦夕且死。有人也許覺得這是永絕後患,反正皇上春秋鼎盛,宮中那些嬪妃也不是不能生,這不,裕妃又老蚌含珠了,興許日後還會有壹個個皇子皇女出世。”
  “既然皇上有的是子嗣,留著那母子三個禍害何用?重演當初英宗奪位那壹幕嗎?英宗皇帝那還是有為的明主,至於大皇子和二皇子,只會便宜某些野心勃勃的陰謀家而已!”
  不動聲色聽到這裏,楚寬終於笑了笑:“老太師這話臆測太過,就算是廢後和有罪的皇子,畢竟也曾經是皇後,是帝子,誰敢真的不把他們放在眼裏?誰敢真的要他們性命?皇上仁慈,否則換成任何壹個皇帝,不論三皇子生母和妃還是裕妃,宮中早就冊立了新後了。”
  “誰敢要他們性命?”
  葛雍自言自語了壹句,這才看著楚寬,壹字壹句地說:“呵呵,別人不敢,妳敢。”
  眼見得楚寬壹張臉登時僵滯了下來,葛老太師便哂然笑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有些事情妳就連皇上都可以瞞過,更不要說我這樣耳聾眼花的老骨頭。但是,這宮裏終究還是有明眼人的。”
  “楚公公,這次是我和妳說話,下壹次就未必了。別打著為皇上好的旗子自作主張。有些人有些事,妳碰了,那就是越界了。因為妳覺得好的事情,別人未必覺得好。妳是太後跟前長大的,也是和皇上壹起長大的,有些事情應該不用我這個老頭子提醒才對。”
  楚寬靜靜地看著葛雍撂下這話,隨即轉身離去,面上依舊是那副淡淡的表情,仿佛最初的神情遽變只不過是幻影。直到葛雍的背影已經完全看不見了,他方才緩緩轉身進入公廳,在那張獨屬於掌印的座位上緩緩坐下。
  葛雍在帝師之前,當過翰林,也突破尋常路做過禦史,殺過人,監過軍,治過水……總之,那遠非是只有壹張嘴厲害的等閑清流,又或者祖宗蔭庇的勛臣貴戚。然而,葛雍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把手伸到司禮監來,調查他的事,因為那位老太師沒那閑工夫,也沒那人手。
  所以,就如同葛雍說得那樣,這位老人家只是個傳話的人,宮中另有明眼人。
  “太後娘娘,是妳嗎?”楚寬喃喃自語了兩句,最終深深嘆了壹口氣。這個世上最了解他的人,不是皇帝,因為皇帝壹直都比他小,看到的都是他刻意流露在外,最完美也是最成功的壹面,唯有把壹丁點大的他撿回去養著的太後,那才是真正了解他的人。
  太後明明知道,卻還拐彎抹角讓葛雍來警告他,這是特意給他留面子,還是昔日情分已然壹筆勾銷?
  而葛雍依樣畫葫蘆把某人讓自己轉告的原話統統對楚寬說了壹遍,期間還整理好了煞有介事的表情,等出了司禮監之後,他就在眾目睽睽之下,上了之前那壹乘自己壹直都不願意坐上去的轎子。至於剛剛對楚寬說的話,他甚至都懶得去多想。
  雖然他已經能猜出過往許多事情的真相,但這些事情他寧可爛在肚子裏。有這閑工夫,他還不如回去琢磨壹下連日以來從古今通集庫搜羅到的那些元書。
  要不是張壽,他從來沒想到,那些更擅長騎射打仗,忙於內鬥的元人,竟然會有空翻譯這麽多的異邦著作——雖說想來也就是郭守敬之類精通天文算學的大家,又或者那些精於算術以及異邦語言的色目人翻譯的,但其數量仍然是蔚為可觀。
  只不過,那些書在元時大概就沒多少人看過,等到了元末,雖說沒毀於戰火,可最終的結局仍然是束之高閣,靜待朽爛。本朝收了這些書進古今通集庫,卻也少人問津,就連他也壹樣,因為那些書翻譯的水平很爛,再加上各種公式多,因此常去的他也壹度錯過了很多書。
  好在他如今托張壽的福,竟然“創作”出壹整個算學體系,雖說《葛氏算學新編》所用術語不同,但那些把異邦算經翻譯出來的元代譯者照搬了符號算式體系,因而他看著總算沒那麽吃力。而如今他更加確定了,在他前頭教授過張壽的那位老師,是曾經遠洋海外的高人!
  剛剛在宮中提醒了皇帝,敲打了柳楓,告誡了楚寬,看似高深莫測的帝師老大人,在出了皇城北安門,和自家等在門外的車馬隨從匯合之後,他就堅決果斷地吐出了三個字:“去張園!”
  在司禮監耽擱了這麽壹會兒,楚寬到張園的時候,已經是大中午了。這壹日天氣不夠好,天空中陰霾沈沈,可張家卻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仿佛在慶祝什麽喜事壹般。想想天工坊這三個字應該還沒這麽快傳出來,葛雍下車時,不禁有些納悶。
  而他很快就從那個喜氣洋洋迎出來的小家夥口中,得知了那樁喜事:“葛先生,我家少爺今天休沐,陸祭酒和陸三公子來了。之前陸三公子的婚事,就是我家少爺去劉家幫忙提的,如今陸祭酒說,陸三公子的婚期提前了,成婚之日,請我家少爺去坐個首席,親自做個見證!”
  葛雍認得這出來的少年乃是張壽從融水村帶出來的伴當之壹楊好,此時見人對著自己憨笑壹通,仿佛很高興的樣子,他不由得很想打趣壹句,這又不是妳家少爺娶妻,可想想張壽這婚事也就是再過壹個多月的事,他也就打了個哈哈。
  就憑陸綰的手腕,到時候去湊熱鬧的達官顯貴應該會不少,張壽年紀輕輕卻坐首席……那場面真是想想就覺得精彩,當然他不能去,因為他壹去,張壽必定要把首席讓出來!
  心裏這麽想,葛雍就笑問道:“哦?陸祭酒父子現在還在嗎?陸三郎那小胖子現在是能耐越發大了,我是走到哪都聽到他的名字!”
  “在呢在呢!”
  楊好熱情地把葛雍往裏頭領,壹邊帶路還壹邊興高采烈地說道,“陸三公子壹進門就嚷嚷了這麽個好消息,還說不是搶在老師前頭成婚,而是十壹月總共就那兩個黃道吉日,他人胖怕冷,再說又怕人挑刺說什麽還沒成年,對了對了,他還請少爺給他做正賓!”
  楊好這說話沒條理,葛雍這聽話卻有條理——壹聽到正賓兩個字,他竟是比之前聽到首席兩個字時,反應還要更大。
  無他,婚禮的六禮當中,雖說也有代替男方主人家去女方送各種定禮以及商議婚期的賓者存在,但更多的是擔當使節,主婚的壹般必定是父親乃至於宗族長輩,而會需要正賓這樣壹個壓得住陣腳人物的,只有兩種場合,冠禮和笄禮。
  陸三郎這是要請張壽這個老師出席冠禮,擔當正賓?
  他之前還想把張壽的冠禮辦得熱鬧壹點,然後親自為其加冠取字,結果被朱瑩壹言點破,只能無奈放棄,結果倒是便宜了陸小胖子!陸小胖子是家中幼子,恩蔭輪不到,再加上又不是進士,之前雖說被皇帝嘉許為浪子回頭變天才,恩賞也不少,可得到正式品級還是這壹次。
  如今大操大辦,興許還不僅僅是陸小胖子的意思,還有陸綰的意思!
  葛雍心裏這麽想,腳下步子卻加快了幾分。他極其好奇的是,張壽究竟給陸三郎起什麽樣的表字。要知道,他之前為張壽起表字的時候,那可真的是糾結到了極點,總想著盡善盡美,為自己收的最後壹個關門弟子畫上完美的句號。
  現在,糾結的人該換成張壽了吧?
  論理來說,張壽這個做學生的去葛府次數多,而葛雍這個做老師的卻不怎麽會來張園,但事實上,葛老太師到這裏來閑逛的次數還真的很不少,有些時候甚至是張壽在國子監授課的時候,他也會跑來,甚至還會帶上齊景山和褚瑛,壹來就直奔張壽書房。
  來得多了,張壽書房在哪,那些手稿習慣性地都會放在哪,葛雍比張壽本人還要熟悉。當然,他也很清楚,之所以某些東西從來都不變換位置,大概也是張壽為了方便他這個老師。至於那書房中別的放東西的地方,老人家也從來都沒去碰過,齊景山和褚瑛就更不會了。
  若不是張壽書房中的某些手稿,實在是給人打開了壹扇窗戶,葛雍懷疑自己那兩個老朋友興許都不好意思跟來!他這個老師可以大剌剌闖人書房,那兩位怎麽好意思?
  此時此刻,腳步匆匆的葛雍就已經到了張壽的書房之外。至於帶路的楊好,早就在半路上被他轟走了繼續去看門。看到在院子裏打拳的阿六見著他時完全當成沒看見,沒有發出壹絲壹毫的聲響給張壽通風報信,老人家不禁在心裏對少年豎起大拇指。
  很顯然,張壽這會兒和陸家父子談話的內容並不避諱他這樣的自己人!
  他悄然在門前這麽壹站,就聽到裏頭陸三郎那聲音:“真的,老師,妳出任東宮講讀的事,壹大堆人上書反對,力主經筵之時再決定講讀官。渭南伯張康告訴我,通政司那邊堆積如山的奏疏也就算了,最氣人的是還有人打算在國子監當中串聯……”
  嗯?葛雍頓時揚了揚眉,這是真的打算撕破臉杠上了?國子監周祭酒和羅司業不會這麽愚蠢,那些監生也不至於這麽短視,是有人在其中策動?難道是那些不甘心的學官?
  須臾,他就聽到了陸綰的聲音:“張博士,三皇子冊立東宮在即,皇上第壹個點的講讀就是妳,第壹批點的侍讀就是包括三郎在內的九章堂學生,在外人看來,這實在是皇上偏心太過。如若國子監周祭酒羅司業能站出來力挺妳也就罷了,如若不能……”
  “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不是嗎?”
  聽到這裏,明白了陸綰的弦外之音,葛雍頓時再也沒有聽壁角的興致了。他上前壹把推開書房大門,見內中三人紛紛朝自己看了過來,他就沒好氣地說:“三皇子已經親自上書,堅稱自己要九章當他的老師,那些家夥除非是打算換太子,否則也就是瞎嚷嚷壹陣子算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