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
秦吏 by 七月新番
2019-5-17 22:10
楚軍主力得知陽之戰的消息時,已是兩天後的十壹月初四了。
剛剛收復平輿的項榮本來還意氣風發地站在城頭,聽聞胡公鬥然和寢公孫奉在陽大敗,損兵數百,鬥然還被俘虜的消息後,頓時勃然大怒。
“竟被壹支殘兵所敗,且被敵軍俘獲,鬥然真是若敖氏之恥!”
至於那個據說是拋棄鬥然逃跑的寢公孫奉,項榮也打算向父親請求,削去此人的封邑,被李信大軍攻陷壹次也就罷了,如今又棄友軍而逃,看來孫叔敖的後代,早已變得懦弱不堪,已經不配再做封君了。
“那支擊敗了鬥、孫二人的秦軍有多少人,往何處去了?”項榮問道。
負責軍情匯報的“視日”周文稟報道:“據逃回的軍吏說,約七八百人,現已不知所蹤,應是往西邊去了,或投上蔡,或赴汝水……”
“若是他們不長眼往上蔡走,正好能與我大軍碰上。”
項榮雖然有些咽不下去這口氣,卻也知道,自己顧不上去管這支小小秦國參軍,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做。
項城之戰後,秦楚兩軍的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蒙恬收攏三萬敗兵向西退卻,而項燕則親帥楚軍主力緊隨其後,可惜還是未追上,只能先攻破了頓縣,再破博陽、汝陽,以壹天下壹城的速度,推進到了陽城。
而項榮,則帶著兩萬偏師來攻平輿,秦軍已撤往上蔡,故他輕松就拿下了此城。
“接下來,大軍便要立刻趕赴上蔡!”
現如今,因為昌平君舉事,陳郢已復,若再能收復上蔡、陽城,項燕的計劃便完美達成。
這才是項榮手頭最重要的事,至於那數百秦軍?若是他們投上蔡,正好跟自己派去的踵軍前鋒碰上,若是西渡汝水逃竄,興許會和從新蔡北上的五千淮南援軍撞到壹塊呢!
……
十月初五,陽之戰後第三天,西南方百五十裏外,距離汝水不遠處的塗道岔路口,鐘離蹲在地上,看著密密麻麻通往西面的腳印、車轍,陷入了沈思……
“這是半個時辰前的痕跡。”
數月個前,壹直在冥厄之塞鼓吹進軍南郡,開辟第二戰線的鐘離遭到上司嫌惡,索性將他調到了息縣,好讓耳邊清凈。
鐘離運氣不太好,錯過了十月份秦楚鏖戰最激烈的時刻,直到前幾天,在得知項燕將軍逆轉戰局的消息後,息縣才派遣五千淮南楚兵,經由新蔡北上,想要配合平輿的項榮進攻上蔡,收復失地。
在這場戰爭裏,鐘離被調入負責偵查的興軍中,擔任“騎吏”。
騎兵編制與車兵、步兵都不同,五騎壹長,十騎壹吏,百騎壹率,二百騎壹將。雖說騎吏和兩司馬俸祿相同,但在管轄的人數上,人數卻更少,倒黴的鐘離又被降職了。
盡管和自己的上司,騎兵率長有些不合,但鐘離還是兢兢業業地執行著任務。此時此刻,當發現岔路口異樣後,敏感的他立刻就覺得不對。
“這是壹支數百上千人的兵馬,還有戰車,車轍印還很深,怕是載了不止三個人。軍中素來不許在車上多載人員,如此看來,要麽是拉著糧草、軍械……”
鐘離往前走了幾步,撿起壹塊已經被腳步踩入塵土裏的布帛,展開壹看,上面滿是幹涸的血跡,是裹傷用的布……
“或是傷員!”
他扔了這塊布:“如此多人數的調動,為何吾等事先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站起身後,鐘離向西面眺望,從這裏往西,是壹條狹窄的道路,兩側是普通田地,除了少數田畝種著冬小麥外,其余都光禿禿的空無壹物。
“我記得沿著這條路往西十裏,便是汝水,還有壹個渡口,可渡至慎陽縣安城鄉……”
“但淮北淮南各軍都奉命調往汝水以東的上蔡,參與圍城,為何這支兵馬要渡汝西行?”
壹旁的手下騎從喝了壹口水道:“興許是臨時調派,去汝西參與設防?或者是從平輿撤下來的人,奉命帶傷員去汝西休整?”
在他們看來,反正將軍只要求他們向北偵查,西面有什麽,管他呢!
這些猜測都很有可能,但鐘離還是讓眾人跟著自己,他非得去壹探究竟,才能放心。
壹行十騎緩緩沿著道路走著,期間那些腳步、車轍印記不斷,但路面上,鐘離也沒有再發現什麽可疑的東西。
不多時,名為“安城渡”的小渡口便遙遙在望。
“還真有人在渡水。”
眾人望去,卻見壹裏開外的渡口處,的確有壹支七八百人的軍隊等待,再走近壹點,卻見他們衣是褚色,甲是赤甲,旗幟也是鮮明的楚式旗幟,其中有壹面千人率旗,五六面百人卒旗。
戰車已解下了馬匹,停在河邊,不斷有人馬乘著這個渡口僅有的四五艘小舟,由船夫搖晃著木槳,緩緩朝對岸駛去……
看這架勢,這些人起碼在這渡了小半個時辰,已有大半過了河,東岸僅剩下壹兩百人。
見的確是楚軍不假,鐘離的手下們都松了口氣,但鐘離總感覺哪裏怪怪的,這支楚軍給他的感覺,和壹般的楚軍不太壹樣,可隔著大老遠,又說不上來是是哪不對勁。
也許再靠近些,他就能看出端倪來!
“走,過去問問。”
鐘離繼續打馬向前,這時候,壹行數人的行蹤亦被對方發現,他們也立刻也派了壹個人騎馬過來。
“這位騎吏。”
隔著大老遠,鐘離就看到對面騎在馬上,尖嘴猴腮的青年朝自己打招呼:“不知是從何處來此?”
手下欲如實相告,鐘離也擺手制止了他們,反問道:“吾等乃大軍斥候,奉命查探這壹帶,汝等又是從何處來的?”
那尖嘴猴腮的青年有些尷尬,看了看身後也在朝這裏走來的壹隊人,笑道:“吾等是從平輿來,奉命帶著傷兵去汝西休整。”
和鐘離手下猜測的壹樣,但鐘離卻皺起了眉來:“我聽說平輿已被我軍攻克,汝等為何不原地休整,而非要到汝西去?”
青年眼裏閃過壹絲驚詫,似乎不知道這件事,但他立刻掩飾過去,搖頭道:“這就得問上吏了,吾等也是奉命行事,也許是想要吾等去汝西就地駐防罷。”
可接下來,鐘離便連珠炮地發問,他們屬於那支部隊?率長叫什麽?壹連串下來,雖然青年對答如流,而鐘離也不知道淮北每支楚軍的情況,找不出明顯的破綻,但他卻註意到了另壹點。
這青年說的雖是淮北的西楚方言,但明顯是學來的,那些淮北楚人常用的詞匯,掩蓋不住他本來的口音、可惜,鐘離壹時半會想不起這口音是哪裏的
“妳的籍貫在哪?”
青年壹楞,笑道:“我是城陽人。”
城陽,是楚國最西邊的壹個城邑,與楚國南郡的隨、唐緊鄰,口音也與那邊極其相似。
“是這樣……”
鐘離沒有發現更多疑點,還待繼續追問,卻發現青年額頭上已經流出了汗,再壹瞧他身後,已有十多個全副武裝的楚卒,在壹個黑面楚**吏的帶領下,朝這邊走來。
那黑面漢子看向鐘離,鐘離亦看向他,兩人雖隔著十多步,卻第壹眼就認出了對方。
這時候,季嬰還在努力穩住面前的楚國騎吏,他指著身後笑道:“這位騎吏,妳若是有事,便問吾等的卒長罷,他……”
然而話音未落,鐘離卻猛地推了他壹把,將季嬰推下了馬,而後便壹夾馬腹,大聲呼道:“快走!”
說時遲那時快,原本還笑容滿臉朝他們走來的“楚卒”,在那黑面漢子的招呼下,或是手持利刃猛地向前沖來刺死靠前的幾個騎從,或是亮出弩機,朝著楞在原地的鐘離手下射箭!
事情來得突然,眾騎從猝不及防,不斷有人中箭,不斷有人落馬,但鐘離卻管不了那麽多了,他死死伏在馬背上,飛速朝前方疾馳而去!
沒錯的,難怪那青年的口音聽起來那麽耳熟,可不就是安陸話麽!鄉音是刻骨銘心的,除非花幾年時間刻意糾正,否則,掩蓋得再好都聽得出來些。
至於那黑面漢子,不是在安陸縣時,曾經和鐘離打過壹個照面的湖陽亭長黑夫麽!
“他怎麽在這?”
下壹刻,鐘離便來不及思考了,只感覺身後壹陣劇痛,有支箭矢不偏不倚,射到了他的後背,箭簇破開甲衣,絞碎血肉,深深紮了進去!
這是黑夫往前狂奔壹陣後,親自射出的弩矢!見鐘離中箭,他露出了滿意的笑,但隨後笑容又收了起來。
因為鐘離居然沒有掉落下來。
忽如其來的劇痛讓鐘離差點摔下馬,但他還是搖搖晃晃地穩住了身體,死死抱著馬脖子,飛也似的朝前方沖去。
他必須回到大部隊,將這件事告知將軍!
壹支秦軍,竟易裝打扮成楚兵的模樣,堂而皇之地在楚境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