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堅壁
秦吏 by 七月新番
2019-5-17 22:12
“監禦史,再往前,就到此行最後壹段壁壘了。”黑衣小吏跑到車前稟報。
監禦史靈祿點了點頭,合攏了膝上的竹簡,問道:“這是哪位都尉的營壘?”
“是李由都尉,統領的是南郡兵及民夫,派了軍司空章邯來督工。”
“李由、章邯麽?”
靈祿沈吟片刻,暗道:“李由乃是廷尉李斯之子,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左庶長,掌管壹郡軍務,被大王寄予厚望。而章邯是少府之吏,亦素有幹練之稱。”
“不知這兩人,所修的壁壘角樓,能否有何不同?”
在車輿上偏過頭,靈祿能清晰地看到,草木枯黃的地平線上,是壹座高丈余,綿延上百裏的壁壘。它猶如壹道黃色的大幕,將淮北平原人為地分割開來,西面是秦,東面是楚。而每隔百步,壁壘上便有壹座高兩丈有余的角樓屹立,上面有鼓、旗幟,壹伍全副武裝的兵卒操持弩機,在上面警惕地站崗。
這是靈祿出發的第五天,他本是監禦史,從屬於禦史府,被安排在郡上,負責監察官員,並直接向秦王匯報,和郡尉壹起,遏制權力極大的郡守。
監禦史同時也有監督郡上各曹行政,以及在地方發現人才向中央推薦的職責,而到了戰時,身為“陳郡監禦史”的靈祿還得搖身壹變,作為王翦的使者,監督戰線上工程、渠運的進度。
整個壁壘被分為三十段,基本上每壹段長五到十裏不等,秦國壹裏為三百步,則每裏都要修築三座角樓。
壹路走下來,靈祿對整個工程的質量是不太滿意的,或許是因為土質的原因罷,在他眼中,這些匆匆趕修的壁壘和角樓實在是差勁。尤其是角樓,需要比壁壘更強的硬度。可靈祿讓人隨便用手裏的戈矛鑿啄,角樓上的夯土就能掉下壹大塊來,有的軍司空以土坯築角樓,夾雜了稻草和樹枝以增加粘合的強度,這才勉強過關。
“但倘若楚軍來攻,以飛石毀此角樓,依然不算什麽難事!”
所謂飛石,便是投石器,在吳越爭霸時被範蠡做出,壹直是攻城守城和壁壘陣戰常用的器械,對付厚實的城墻效果壹般,但卻是角樓望樓的克星。
靈祿可以想象,楚軍大舉來攻時,只需要發壹十斤重的飛石過來,砸中數次,脆弱的角樓便轟然塌陷的情形……
所以,他對角樓質量要求十分嚴格,連續處罰了數位軍司空,並要求他們帶著民夫對角樓重新加固。
壹路上,這位對土木工程頗為了解的監禦史都陰著臉,直到他抵達南郡兵負責的最南段時,才露出了壹絲詫異的表情。
南郡民夫們負責的壁壘,與之前看到的並無區別,但那十多座角樓,才遠遠看到第壹眼,靈祿就發現了其不同尋常之處……
隔著數百步望去,那幾座赤黃色的角樓高大而且厚實,靠近壹些後,靈祿發現,其底部用大卵石或塊石堆砌。
“這是為了防備雨水浸泡,讓角樓根基不穩。”負責這壹段的軍司空章邯匆匆來迎,並在壹旁解釋。
“以卵石幹砌,不會被撬開?”
靈祿身邊有個小吏如是問道,卻被靈祿瞪了壹眼:“莫非妳未看出來,這些大卵石,被故意大頭朝內小頭朝外?”
靈祿並非什麽都不懂的外行,相反,他也曾在少府幹過壹段時間,甚至參與了鄭國渠的開鑿。
他很明白,這樣砌築的墻腳在壓上厚重的夯土墻之後,想從外面撬開大卵石是極其困難的。
果然,在幾個民夫以鐵鍤撬了半天,那些卵石地基都紋絲不動……
這樣的角樓底基,即便楚軍來到近前想迅速以穴攻撬毀,也不容易。
靈祿還算滿意,再擡頭,將手朝角樓的外墻摸去,堅硬而幹燥,這是他最為吃驚的地方,角樓外觀看起來好像石頭壹樣,而且更有韌性,讓人以鐵工具敲砸,竟發出了金石之聲!非得以大力氣才能破墻皮,這附近哪來這麽好的土?
“此乃三合土。”
章邯解釋了他的疑惑,並將壹位黑臉的率長請了過來:“吾等最初也以壹般的黃土夯制,但皆因土質不佳,造出的角樓脆弱不堪,幸虧黑夫率長教我其家鄉的築房之法……”
“哦?”
這倒新鮮,靈祿來了興趣,讓黑夫、章邯細細說明。
“以常見的黃土,外加燒制的蜃灰、河沙,混合到壹起,這便是三合土。”
黑夫說起來簡單,可這半個月來的工程卻並不容易,首先得讓民夫們把黃土搗細,並使之發酵,成為熟土,再從附近的河流裏挖細膩的河沙,跨越數裏距離運過來。
這還不算什麽,最麻煩的,是“蜃灰”的燒制。蜃灰又稱蠣灰又,蠣殼煆燒,便能得到類似石灰的產物。秦國大至建宮室、築橋梁,小至蓋房屋、修溝渠,都會使用到這種材料,聽說在燕齊海邊更為興盛。
雖然常識告訴黑夫,燒制石灰石肯定能得到類似的產物,但深處前線上哪去到處找石灰石?反正需要修築的角樓也不過十來座,所以還是以傳統辦法,從汝水及其支流的蠣殼燒制了壹些,因為數量有限,這些蜃灰也不過占了三合土比例的五分之壹。
將三者混合到壹起後,還要用木槌不斷地煉打、翻動,然後堆放停置壹段時間使其融合、發酵,停置幾天後,就可以用來做建築材料了。
修築的過程,依然是版築夯土,只是要不斷灑水濕灰交替夯築,使得三合土固結,同時還加入了壹些碎石加固,經過數千人半個月勞動後,才造出了眼前這堅固的角樓,有優於壹般角樓的性能。
靈祿越聽眼睛越亮,最後竟壹揮手,讓人操持著軍中發飛石的投石器,朝著壹座三合土修建的角樓砸去!
飛石之器的準頭很低,卻見第壹擊偏高,堪堪擦著角樓的邊飛過去,第二擊也歪了,直到第三擊,重達十余斤的石塊才砸中了角樓中段!
角樓不同於城墻,飛石是其克星,若是壹般的角樓,肯定塌陷壹大塊了,可這三合土築造的角樓卻紋絲未動,等眾人趕到邊上壹瞧,都倒吸了壹口氣,原來那石塊只砸掉了巴掌大小的墻皮,留下了壹個小凹槽……
黑夫懸起的心終於放了下來,雖然因為石灰比例不夠,這三合土角樓的強度遠不如後世他見到的土樓,但起碼經受了考驗。
他前世老家就在南方,鎮子上還有壹座古老的土樓,便是以三合土夯築的。聽說除了黃土、石灰、河沙外,還要添加糯米湯,雞蛋清,貝殼粉,樹膠,紅糖等東西,說誇張壹點,這樣做出來的土樓,簡直是刀槍不入!
黑夫前世聽壹些老人說過,據說早年打仗時,有人試圖以炮彈破樓,結果壹炮下去,不過把土樓打出幾個小凹坑而己。而到了那特殊的十年,曾有人試圖拆掉壹座土樓,結果刀槍棍棒齊上陣,硬沒搞開,最後用了幾十公斤炸藥炸,才崩下壹塊……
由此可見,其抵禦功能之強,可以說是這時代前所未有的!以投石器發石的強度和準頭,恐怕要以十余架,砸半天才能摧毀壹座吧。
不過有優勢就有劣勢,三合土最大的問題,就是造價太高,縱然沒有加糯米湯,雞蛋清等物,依然是普通角樓的兩三倍……
於是,在靈祿曉有興致地問他們花了多少人力和時間時,章邯和黑夫也機靈地還向靈祿請罪道:“敢言於監禦史,這十余座角樓,所用工時,所費人力,都較壹般角樓更多……”
靈祿卻滿不在乎:“角樓是用來禦敵的,那種壹擊即潰的角樓,造來何用?”
“王老將軍令吾等堅壁以守之,何謂堅壁?”他又壹次喜愛地拍了拍三合土夯制的角樓:“這才叫堅壁!”
他面上壹改連日來的陰霾,對黑夫和章邯誇贊不止,還說要替二人向王老將軍請功!章邯也看了黑夫壹眼,頗有感謝之意。
“這三合土夯壘起來的建築,簡直是堅不可摧!若能推而廣之,用於他處……”
作為來自鹹陽的監禦史,靈祿知道,秦王的所圖,當不止滅楚,壹天下。那些在九州周邊,看上去荒蕪蠻夷的地方,大王在查看圖籍時,亦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這句話聽上去,是如此的令人戰栗而激動。
這三合土所夯築的角樓、堡壘,在這場滅楚之戰中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可未來的前景卻十分可期!
靈祿想的很遠,然而就在這時,壹陣激烈的鼓點聲,卻打碎了他的沈思!
“咚咚咚咚咚!”
鼓聲急促,從各座角樓上響起,震耳欲聾!上面的兵卒還舉著旗幟拼命搖晃!
民夫們有些慌亂,而壹旁披甲帶戈,等待多時的秦卒,卻不由精神壹振!
“點燃烽燧!”
在黑夫的命令下,兵卒們立刻點燃了角樓上早早備好的幹糞和柴火,濃煙滾滾,隨著北風,斜斜飄到了冬日的湛藍天際上……
很快,長達兩百裏的秦軍壁壘,無數黑煙從南到北,陸續升起,告訴沿線數十萬秦軍壹個消息:
“楚人來了!”
PS:今晚要琢磨壹會後續劇情,所以明天才有補更啦,對了因為又多了個盟主,目前又欠回8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