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八二章:鎮北城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0
鎮北,兩個金色大字靜靜的躺在南北兩座城門的上方,鎮北二字,是李元吉親自寫下的簡體字,初壹開始,讓很多人都不明覺厲。
李元吉卻不多做解釋,只是微微會心壹笑,給人留下股莫名的神秘感。
歷時兩個半月,總長十壹裏的城墻,寬三米,高十米的城墻已經徹底建成,混凝土澆築的城墻,遠遠的看去便讓人心生壹股敬畏之心,親抵城下,又會被這座城墻的宏偉所震驚。
城墻采取分段式建造,主體結構近乎與太平坊中的那座城門樓相差無異,但不同的是,為了節約水泥,在城墻的內部進行了壹些改動。
前後皆由半米厚的混凝土直接澆灌而成,底部也是混凝土建造,厚度同樣半米,中間兩米的寬度,用的是泥土與砂石裝填,壹層層鋪上去,然後壓實,在七米處設置了壹道兩米高的暗層,上面有壹做作人頭那麽大的孔洞,給人壹種異樣的感覺。
而這座暗層的作用,壹是可以對登城的敵人進行主動防禦,通過小孔洞可以不停的推倒對方的雲梯或者巢車,也可以從洞中想外射箭,與上層的防禦行程兩道立體式的防禦。
而最上層,才去的是比較常規壹些的垛口式設計,但垛口最高處有兩米高,可以很好的充當掩體,保證守城將士的安全。
每隔兩裏,設有塔樓壹座,連帶上城墻,塔樓的最高處達到了十八米高,可以縱觀整個戰場的局勢,幫助指揮將領進行調兵分配。
但這還不是最喪心病狂的設計,李元吉是將鎮北當做是自己的核心老巢來設計的,將來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鎮北的地理位置都極為重要,而按照李元吉的射向,便是二十萬大軍圍攻鎮北,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至少也要堅守半年以上的時間。
為此,鎮北城的防禦力量,滿員人數為壹萬五千人,這個人數,幾乎與長安的守備力量相差無幾。
除了人員配置,還有壹個更讓人覺得喪心病狂的設計,城墻頂端,也就是從暗層的上方開始,設有三層刺猬陣。
密密麻麻的遍布著長兩米,頂部被削減的木棍,只留下了少量垛口處沒有布置,那是為攻城敵軍準備的,不過面對這樣的防禦,沒人敢貿然的進攻。
鎮北城的外部看起來極其壯觀,但是內部卻有些讓人大跌眼鏡。
“臣還以為殿下會全部采取夯土結構呢!”站在壹座巨大的工地面前,馬周忍不住的嘖嘖道。
水泥的短缺誰都知道,建壹座城所需要的數量也更是恐怖的,城內的建築沒有繼續采用混凝土倒也正常,只是這座工地卻是依舊采用了混凝土。
“等以後水泥產量上來了,會慢慢改的,總有壹天,這裏會全部采用水泥結構的建築。”望著諾大的工地,李元吉心中有些無奈道。
“其實無所謂,殿下對鎮北的定義,就註定了鎮北不可能成為最繁華的城池,臣覺得,要不了幾年,就會有別的城池取代鎮北。”馬周嘴上說著沒事,心中卻是郁悶不已。
關於這件事情他已經數次向李元吉進諫,可結果總是沒有用,李元吉根本就不聽,堅持要這麽做。
作為臣子,自己還能怎樣?又能怎樣?
“取代鎮北那是必然的,但是學府,必須要設在鎮北,這裏是我齊國的國門,也是對外宣示的壹座城池,本王就是要讓他們看著我齊國的繁榮!”望著南方,李元吉暗暗攥緊了拳頭的繼續道:“軍事,經濟,學術,這才是鎮北的核心所在,至於其他的,交給後面的城池就好。”
馬周暗暗的沈默了下來,再壹次思考著軍事,經濟與學術這三個詞。
軍事,經濟倒是可以理解,但又跟學術有什麽關系?而李元吉重視學術的程度,似乎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這也讓馬周覺得有些本末顛倒,現在的齊國,最應該在意的是軍事和人口,其他的問題都應該放在後面,但李元吉卻非要齊頭並進,馬周心頭忽然有種隋煬帝再世的感覺。
隋煬帝就是這樣,做事從不量力而行,必要將十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同時進行,結果搞的人聲沸怨,最終丟了自己的江山,以至於白白便宜了大唐。
“殿下,臣還是覺得這樣有些不妥。”左思右想,馬周還是決定繼續相勸,李元吉對鎮北的定位實在是太多了,在自己看來,鎮北不需要別的,只需要壹個軍事重地即可,其他的完全可以放在後面的城池。
“不,妳只看到了這裏的風險,卻沒有看到這裏面的利益。”李元吉笑著搖頭道,之前沒說,以為馬周會自己想明白,現在看來,自己還是有些想當然了。
繼續道:“學府設在這裏,有利於學生接觸更多的外界事物,這有利於他們的學業,本王要的可不是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腐儒,而是學個幾年就能解決此生生活的人才。而經濟利益就更明顯了,等後面的城池建好以後,鎮北在經濟方面也就只剩下了壹個用途,過境留宿。城內的客棧統壹由官府經營,所得收入全部納入官府財庫,等以後商隊多了,妳想想這其中的利益。”
“殿下是想?”馬周心頭壹亮,瞬間豁然開朗。
李元吉輕輕的點點頭,剝削嘛,不多剝削壹點,錢又從哪裏來呢?
剝削百姓李元吉暫時不會去做,也沒理由去做,剩下的,就是自己比較看重的商隊,與其說鎮北擔負著經濟職責,倒不如說鎮北是直接剝削利益的職責。
商人們本可以直接在鎮北進行交易,然後該往北的往北,該往南的往南,但之後卻需要途徑鎮北,到北邊的城池進行交易。
而北邊的城池據此至少也有壹日的路程,商人們只能留宿於此,吃的喝的住的,這些都是利益的來源。
而李元吉的目的,就是要讓鎮北可以自給自足,節約有限的資源,讓自己可以最大化的發展其他地方。
……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於移民至此的百姓也是同樣的道理。
齊國為他們分地,甚至還分給他們糧食,讓他們足以支撐到收成下來以後,但這所需要付出的,是每戶人家必須要出壹個丁男到鎮北來幹活。
每次預發七日口糧,丁男在城中幹足七日,各地的府兵會照單再發給他們七日的口糧,吃不飽,但也餓不死,比留在中原強的多。
更重要的是,在這裏可以看到希望。
親自體驗了袁讓犁的便利,又體驗了犁耙的快捷方便,農活最重的便是犁地和平地,現在這兩樣都已經解決了,還有什麽好不放心的?不少丁男們最終還是放心的將家裏的農活丟給女人和孩子,然後自己壹人與同伴壹起來到鎮北參加勞動。
“老槍哥,歇壹會兒吧,咱們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了不少,完成今日的進度還是不用擔心的。”狗子將鐵鍬丟在地上,從旁邊的桶裏起了壹碗水,咕咚咕咚的三兩口解決掉,又起了壹碗遞給老槍。
老槍接過碗三兩口喝掉,緊接著便繼續揮舞著鐵鍬,壹鍬鍬的將泥土鏟出。
“聽之前來的人說齊王在獎勵方面很大方,只要活幹的好,糧食什麽的根本不缺,運氣好還能分塊肉,我家人多,分的糧跟妳們壹樣多,不多幹點怎麽行呢?”
“嗨,那都是別人說的,咱們來了也有半個月了吧?到現在也沒見有誰拿過獎勵,老槍哥,差不多得了,咱們又不是比別人幹的慢。”狗子繼續勸說著,屁股始終沒有離開地面。
“見沒見到另說,齊王待咱們也不錯,壹個人幹活全家就有飯吃,還有那麽多耕地和牧場,在老家的時候可遇不上這種事,妳體力差少幹壹些不打緊,我身強力壯的,停下來的話,會覺得心中有愧。”老槍搖了搖頭,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老槍從不會去責怪別人,他只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勁,雖然他的人生哲理為他帶來了巨大的禍根,但截至今日,老槍也從不認為自己錯了。
“不用那麽感激本王,本王這人最喜歡公平公正,妳們幹活,本王給糧,天經地義!”李元吉恰巧走到了附近,而壹直埋頭幹活的老槍可沒註意到李元吉的身影,而只顧著休息的狗子也同樣沒有註意,倒是李元吉將他們的對話聽的壹清二楚,對於這個老槍,不禁心生壹股好感。
“殿下……我……”當場被抓到偷懶,狗子神色慌亂的連忙建起鐵鍬,壹邊賣力的幹著活,壹邊百般糾結道。
“不打緊!”李元吉笑著擺了擺手,示意自己並不在意他偷懶:“老槍說的對,妳體力差壹些,少幹壹點不打緊,他體力強,多幹壹些也是應該的。”
將目光重新放在老槍的身上,厚實的背部,壹鍬鍬的將泥土鏟出,壹遍遍的重復著同樣的動作,絲毫沒有疲憊之意。
“妳本可以活的更好,更滋潤的,可妳卻是用錯了方向,以至於混成如今這副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