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朕意已決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0
李元吉這是與那些儒家的士子們開戰了。
準確的說,是對那些腐儒們開戰了。
或許是早有預謀,李元吉在壹個最不可能的時間段內,跟最不可能的敵人選擇了開戰。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件事情李元吉的選擇都不是上策。
甚至可以說是蠢到了家。
“陛下,考生們都已在殿外等候!”吏部官員悄悄的進入殿中,趁著空隙連忙朝著李元吉匯報著。
“宣!”李元吉臉上終於是露出了笑容。
科舉,不僅僅只是打開了平民晉升的壹條通道。
同樣也是徹底打破世家與儒家統治的根基,假以時日,大唐必將恢復百家爭鳴那個時代,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盛世。
房玄齡與魏徵二人分座左右,讓他們前來,主要也是陪著考驗壹下這些考生的。
說是還有第二場考試,可李元吉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天氣越來越熱,夏日越來越近,旱情也隨之越來越為嚴重,必須要盡快的做出措施。
“學生參見陛下……”早有禮部官員在殿外教導這些考生們應當如何行禮。
雖然不符合規矩,但這百余名考生們也還是按照禮部官員的教導進行了行禮。
瞧著這些考生們的行禮,魏徵微微皺著眉頭。
有問題!
這些考生並非以小民,或草民自稱,而是以學生。
鎮北書院的學生自然可以這麽稱呼,但其他人也跟著這麽稱呼。
魏徵不經意的瞥了眼龍椅上的李元吉,心中頓時有了猜測。
“免禮!”李元吉微笑著朝著眾人做出起身的動作,嘴上繼續說著:“妳們當中僅有四十壹人是朕的學生,余下的僅能算半個朕的學生。”
李元吉的言論,與禮部官員的教導前後矛盾不壹。
但禮部那邊是肯定不會搞錯的,李元吉的這壹番話,又引起了那些並非鎮北書院考生的疑惑,自己咋就成了半個皇帝的學生呢?
“玄齡,宣讀分數!”沒有理會眾人的疑惑,李元吉直接朝著房玄齡吩咐道。
“諾!”朝著李元吉拱手行禮,從身邊取出壹大張白紙,打開之後朝著殿中百余人宣讀道:
“許靖,八十分!”
“張奎,七十五分!”
“宋陽之,七十五分!”
……
“上官儀,五十分!”
“敬播,四十五分!”
百余人的名字與分數,房玄齡念了差不多有半刻鐘的功夫,速度並不快。
分數最高的是許靖,八十分,最低的則是敬播,僅有四十五分。
百分制下,這樣的分數竟然能夠通過第壹輪,只能說明此界考生整體實力的差勁。
但也從另壹個方面說明,在這壹萬多人的考生群體中,也僅有這壹百余人稍稍符合壹些李元吉的要求。
對於這個結果,房玄齡等人選擇了沈默,他們無話可說。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遛遛才知道,妳們當中甚至有人的前兩張試卷得了零分,但這並不重要,那些東西都可以學,朕看中的是妳們的策略。”李元吉當即說出了選擇他們入圍的原因。
以上官儀和敬播的分數,他們很容易就被鎮北書院的學生給刷下去。
畢竟前面兩張試卷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沒有絲毫的難度。
但是此次鎮北書院那邊,依舊有十余人被拒之門外。
實際上李元吉對這次人才的選拔,最看重的是關於時務策方面的考驗。
前面的兩張,實際上是可有可無,有則不多,無責不少。
而前面所說的,有些人只算半個自己的學生,原因也正是因為這個,他們沒有系統性的學習過鎮北書院的內容,但是在將來,他們必須要掌握這些知識。
“敬播,朕且問妳,倘若境內百姓因饑荒而造亂,妳將如何應對?”敬播的分數最低,但卻給李元吉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與他的好友上官儀相比,李元吉顯然對敬播更加陌生。
敬播有些楞神,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皇帝點名詢問,壹時間竟有些慌亂。
手忙腳亂的從隊伍中錯了個身位站了出來,腦子有些錯亂的拱手回應道:“學生以為堵不如疏,應及時與四周臨縣進行溝通,若有接納能力,則安置部分百姓過去,若無接納能力,則……則像更遠,災情不明顯的地區長途轉移。”
“思路是對的,但具體的做法卻不切實際!”李元吉暗暗搖了搖頭,答案與試卷上的做出了稍稍的改進,但這種方法依舊不太實際。
“朕目前接到的消息是,旱情將席卷整個關中,中原,以及周邊的其他州縣,妳認為,有哪座州縣是可以接納的?妳又從哪裏來的糧食支撐百姓長途轉移?”
“謝陛下教誨,是學生思慮不周。”慌亂的敬播連忙表示感謝。
緊張之意依舊席卷著全身,能夠在這種場合說出這壹番話就已經算是不錯,雖然可以做的更好。
“爾等對此可有看法?”李元吉望著殿中百余考生,不可能挨個去問,只能用這種方式。
誰能脫穎而出,要看個人有沒有這個膽子站出來說話。
“陛下,學生上官儀以為,大旱過後必有蝗災,去年就有個別地區出現過蝗災,只是旱情並不算特別嚴重,所以沒有席卷更多的地方。學生觀今年旱情要比去年更加嚴重,所以認為今年有可能會發生蝗災。
朝廷當下無力撥付更多的糧食出來,僅有的糧食是絕對不可能支撐半年之久。陛下曾為學生起了個好榜樣,學生認為,倒是可以試著進行開源,有江河湖泊的,盡可能的挖渠灌溉,能保多少糧食就算多少。
沒有的……
就去抓蝗蟲,學生在揚州的時候,曾聽人說起過,蝗蟲雖壞,倒也能吃,只是味道不好而已,蝗蟲既然吃了我們的糧食,我們又為何不能吃掉蝗蟲?如此,再配以朝廷的糧食,學生雖不知能撐到什麽時候,但目前這個情況,自然是能撐壹日便算壹日。”
上官儀搶先壹步的站了出來,五十分,是他時務策的得分,前面的兩張試卷,幾乎沒有壹個答案是正確的。
能夠得到五十分,也基本上印證了他的總體思路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幾日的思考,上官儀也不斷的完善了自己的想法,而剛才所說的,也正是那日考試之後,自己所覺得不足的地方。
饑荒,就是要吃壹切能吃的東西,哪怕是蝗蟲本身。
“吃蝗蟲?”房玄齡楞了下,驚訝道。
蝗蟲本身就是可怕的東西,那東西雖小,也不傷人,但給人帶來的心理影響還是很大的。
就算是這東西能吃,百姓敢不敢吃都還是壹個問題,誰能過的了心理這壹關?
“對,就是蝗蟲,官府可將百姓抓得的蝗蟲收回來,然後碾壓成粉,摻入其他的糧食中壹起做成餅即可。”上官儀回憶著那路人曾說過的方式。
據那路人說的,當年饑荒的時候,他曾經以大豆,小麥,甚至是粟米等,所有能吃的全部碾磨成粉,然後做成餅,原本只夠三天的糧食,硬是撐了十日之久。
後來實在是找不到糧食,便以蝗蟲為食,這不照樣又活了幾十年?
李元吉這才想起,歷史上好像就有人這麽幹過,味道的確不好,而且也不易消化。
但是在大饑荒中,別說是這些能吃的,就是連樹皮都會被人給扒走吃了,消化不消化的都是小事,毛毛雨。
真若是惹急了,觀音土都敢吃。
“可!傳令,命禦廚找些蝗蟲等物,碾磨成粉,制成餅,朕要親自試吃!”知道這玩意兒根本沒什麽太大的副作用,李元吉很大義的說著。
底下的人有激動的,也有緊張的,更有無語的。
做實驗是好事,但真讓李元吉親自去試吃,沒人有這個膽量。
做出來食物以後,至少也要先找百十號人吃上幾天,等沒事的時候,才敢拿來讓皇帝嘗嘗味道。
問了些對策,不過也是為了最後的核心內容做準備的而已。
“紙上談兵,終究不過是空談而已,朕要的是實幹,而非空談。”李元吉微微瞇著眼睛,考生們聽的有些懵圈,倒是房玄齡和魏徵心中緊生出壹股不好的感覺。
“玄齡!”
房玄齡心中壹顫,暗道果然……
“臣在!”
“安排他們到各州縣,主要負責此次旱災壹事,若有把握,可命各地縣令聽從妳等調遣!”李元吉放心大膽的安排著。
“陛下,不可……”房玄齡下意識的拒絕道。
“陛下,此事絕對不可,他們雖有側輪,但卻尚缺實踐,冒然委以重任,臣擔心會因此生錯,望陛下三思!”魏徵也緊跟著站出來反對。
開什麽玩笑?沒妳這麽玩的。
剛剛通過第壹輪考試的考生,就敢委以如此重任?就是把他們安排到各州縣做個出謀劃策的人,他都覺得有些不妥,還有把握的時候,可以調遣各地縣令。
這道命令壹發,底下不鬧起來才叫個怪呢。
“朕意已決!”李元吉堅定的說著,旋即示意考生退下。
郁悶不已的房玄齡和魏徵兩人倒是沒有離開,非但沒有離開,連離開的打算也都沒有。
不錯,他們就是要賴在這裏,直到李元吉改變主意為止,太胡來了。
“玄齡,下壹道密令給各地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