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四三章:這誰TM會啊?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0

  關於天子門生也來應考這件事情,在長安城中倒是引起了壹番熱烈的爭論。
  不少考生紛紛認為這樣不公平,不合理。
  都是天子門生了,這將來還缺出路嗎?他們就是不通過科舉,也依舊可以進入仕途,而且仕途也要比他們這些人更為廣闊。
  現在讓天子門生也來跟他們同場考試,這不是擺明了欺負人呢嗎?
  但對於這件事情他們也就只敢在嘴上發發牢騷,真正的提出抗議,他們還沒這個膽子。
  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禱著,希望那些天子門生們報考的科目跟自己不壹樣,不然的話,錄取的可能性又將減小不少。
  壹些想要去了解壹下天子門生相關事情的考生,最終也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那幫人鮮有外出的時候,壹個個的簡直比書呆子還要書呆子,雖然待在院子裏也未必就是在看書。
  ……
  科舉考試曾經占據了長安壹段時間的風評,但緊接著,長安的輿論卻被另壹件事給瞬間占領,毫無疑問的壓過了科舉考試。
  李元吉的登基儀式就定在五月初五,還有不足十天的時間。
  整個宮裏宮外忙坐壹團,還有科舉考試要進行,就連長安城內的治安,也相較以前更嚴厲了些。
  忙碌,並不壹定是好事,也不全是壞事。
  比如現在的李元吉,心裏面就很高興。
  “逐壹批示,穩定為主,過些時日孤會派人送些魚幹過去,各州要做好調度。”臉上笑意始終不見,沒有什麽消息能比各地紛紛遞來投名狀更能讓人高興的。
  原本還覺得會有些麻煩,至少李世民心腹控制的那些區域,自己不會那麽輕易的收回來。
  倒是自己想的太多了。
  低下的那群人,要遠比自己看的更清楚,更透徹。
  李世民死了,其余的皇子皆不成氣候,李淵無心戀權,整個大唐也唯有李元吉壹人可以扛起大旗。
  或許壹二十年後會有新的皇子站起來,可那個時候,又能代表什麽?
  就是壹個普通人放在這個位置經營壹二十年的時間,其他人也很難插手進來。
  不投降,難道還等死不成?
  兵不血刃的解決了國內的問題,李元吉眼下最關心的便是接下來的旱災問題。
  ……
  五月初壹已經到來,長安城內共設置了十座考場,根據各個科目的不同,分別設在不同的區域。
  簡單搭造的茅草棚子,四人壹間,每張桌子相隔三步遠的距離。
  外面是考官與巡邏士兵來回不斷的奔走著,除此之外,也有固定的軍士站崗值備。
  過道中間,壹個大大的牌匾,上面寫著肅靜兩個字。
  開考之前,考官已經宣讀了考場紀律,任何人從進入考場開始,不得四下張望,不得隨意開口,若有事應喊考官或值備軍士,得到許可後方能移動,違者以作弊論處,十年內禁止再次參加科考。
  面前擺放著的是三張卷子,上官儀缺顯的有些頭大。
  這種卷子,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考場上,而這張卷子上的內容,也更是自己從未見過的。
  說是有各自的科目,可在上官儀看來,這三張卷子除了最後壹張時務策是必考的以外,另外兩張根本與讀書無關。
  沒有詩詞歌賦,沒有經書韜略,瞅瞅這都是個啥?
  壹個農民有五畝地,壹日可收割兩畝,壹日可往返家中五次,用了兩日將所有糧食運回家中,問,這個農民壹次運了多少糧食回家?
  瞅瞅這都是個啥題目?歪七扭八的,便是讓戶部的人來,也未必能算出答案來。
  想放棄?瞅瞅題目後面的分數,就這麽壹個題目,就占據了五分。
  而開場前考官也提醒過,此次采取的為壹百分制,每道題目多少分試卷上有明確的標註。
  五分的大題,誰敢輕易放棄?
  可沒有算籌,這有怎麽搞?靠心算?還是在地上畫?會被當作弊的好伐?
  如果只是壹道題也就算了,這種類型的題目壹共有四道,足足占據了二十分之多。
  原本信心滿滿的上官儀,此刻卻是頭疼不已,面對著這樣的試卷,他束手無策。
  丟掉第壹張卷子,翻起了第二張,恩,依舊很難,但上官儀臉上的表情也終於是好轉了壹些。
  這張卷子考的並不是學問,作為在官府任職了幾年時間的他來說,這張卷子簡直就是送分題。
  仔細的在腦中回憶了壹下,然後開始奮筆疾書。
  第二張卷子考的是自唐成立以來,所頒布過的幾道比較重要的詔書,或者是法令。
  比如第壹個占據了五分的題目,就是讓考生寫出隋恭帝禪位於太上皇時的詔書原址。
  而最後壹個送分題,答案現在都還在城內掛著呢,李元吉被冊立為太子的詔書內容,依舊是價值五分。
  前兩張卷子壹共占據了四十分,壹共十道題。
  而第三張卷子時務策卻占據了剩下的六十分,題目數量是……壹道。
  這道題目並不難,大眼壹掃,幾乎所有人稍微思考壹會兒就能拿出應對的措施。
  但憑借著多年經驗,上官儀卻是嗅出了這道題目中的壹些陰謀。
  如果妳是壹縣之尊,府庫中有錢三十萬,糧五百石,全縣人口共計兩萬人,兵壹千,已知壹個月後將發生旱情,以致顆粒無收,身為縣尊的妳,將如何應對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
  這道題目考的可不僅僅只是壹個方面,僅僅只是讀了壹遍題目,上官儀便讀出了幾個意思。
  第壹個便是大局觀,縣尊不大也不小,但卻很重要,是地方的父母官,他的決策將會影響到壹個縣的將來。
  三十萬錢,其實也就是三十貫,跟壹錢不給也沒什麽區別,糧五百石是不少,但擋在兩萬人面前,這點糧也根本頂不了幾天。
  這道看似最簡單,也是考生們準備的最充足的部分,卻能將大部分人阻攔在第壹次考試的門外。
  以往的時務策都不會放在第壹場進行考試,只有過了第壹次之後,才會進行時務策考試,過了時務策,基本也就具備了當官的資格,
  這道題目有很多坑,上官儀不禁將自己置身於揚州的某座縣城的縣尊之位上,腦海中不斷的幻想著可能出現的情況。
  大約半刻中後,上官儀終於是睜開了眼睛,對著這道題目望而止嘆,滿臉苦笑的搖搖頭。
  ……
  “遊韶兄!考的如何?”早已離開考場的敬播,同樣滿臉郁悶的招著手,朝著上官儀詢問道。
  兩人同在壹座考場,考試的內容也都壹樣,敬播已經知道此次科考自己是沒有什麽可能性了,試卷上的題目,差不多有壹半都不會,余下的時務策倒是有把握,可離開考場以後卻發現自己的文章中還有幾個致命的缺陷沒有填補。
  嘆息的同時,也對今年的科考感到無語。
  壹朝天子壹朝臣,齊王李元吉上了臺,也徹底的顛覆了科舉的考試內容,以往書生們最拿手的詩詞歌賦文章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則是那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題目。
  敬播倒是看懂了壹些意思,但卻依舊沒轍,自己不會,看懂了也沒用。
  上官儀搖了搖頭,惋惜道:“十之三四不會,於之五六靠蒙,唯有時務策尚且拿手,可卻連我自己看了都不滿意,罷了罷了,這也只能怪咱們運氣不好,回去好好復習壹下,準備來年再戰吧!”
  “還不走嗎?”擡腳打算離開,卻發現敬播沒有離開的意思,轉而疑惑道。
  “再等等,鎮北的考生還沒出來了,我倒是很好奇,那些天子門生會不會這考卷上的內容。”敬播雖然承認失敗,但還是有些不甘,如果可行的話,他打算去壹趟鎮北,看能不能買壹套書籍回來。
  考場外人頭湧動,多為神色沮喪的考生,壹雙雙眼睛死死的望著考場內,望眼欲穿,可就是等不到他們要等的人。
  這座考場內鎮北書院的學生不多,只分到了三個人,但到目前為止,這三人也都還沒有出來。
  “出來了……”
  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聲,所有人立即瘋狂的擁了上去,搞的考場外警戒的士兵不得不以狂暴的姿態沖破人群,形成壹道道嚴密的隔離墻。
  在士兵的威嚇下,這些失落的考生們終於是不再擁擠。
  “這位兄臺,試卷上的題目妳都會嗎?”立即有人問到。
  見過大世面的許靖倒也沒被這些人給嚇住,想當年,自己也是擔任了預備役,時刻準備著沖上城頭保衛鎮北城的,連戰場都不怕,還能怕這些書生不成?
  但在鎮北書院養成了勤而好學,不瑟吝教的性格,還是讓許靖微微壹笑,回應道:“前兩張試卷大多都會,基本上都是壹個套路,但是在這個套路之外,考的是考生對民生的認知度,時務策倒是有些難,這個小生有些沒把握,也不知自己答的如何?”
  “那第壹個題目的答案是什麽?”有人忍不住的問著,聲音中帶著壹絲不屑的味道,“就是農民有五畝地那個。”
  見到問的是第壹個題目,許靖險些噴笑出來,但還是耐心的解釋道:“第壹道題目是最簡單的題目,在我們書院,那是剛剛識字的小孩子都會算的。首先我們要提取壹些有用的數據,比如有五畝地,壹日可來回五次,用了兩日。兩日能收割完五畝地在這道題目中是無用數據,可以直接拋掉。然後就是每畝地約產壹石糧食,五畝地便是五石,五石糧運了十次,即五除以十,每次運糧0.5石。”
  “題目上又沒說每畝可產壹石糧食……”
  “這是常識,但凡關註下農業,基本都知道這個數字!”上官儀忍不住的朝著提出問題那人解釋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