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55章 誓殺吳三桂!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皇爺,您要讓出潼關?”汝侯劉宗敏馬上就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皺著眉頭道。“若是吳賊拿下潼關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額們怎麽辦?”
  澤侯田見秀也道:“是啊,皇爺,吳三桂可是挺能打的,從山海關這壹路打過來,額們可沒在他手底下占過便宜。”
  蘄侯谷英搖搖頭:“皇爺,額們守著潼關不是挺好的?潼關天險,夠姓吳的打上幾個月。額們先把關中的土地分給將士們……有了田產,將士們的幹勁就起來了,不怕打不下去。”
  分地這事兒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也不能低估大順軍將士保衛土改勝利果實的決心!
  真要分了土地,長安這裏的八萬幾千人可就是為自家的二三百畝傳子傳孫的田產而戰了。靠吳三桂麾下的三四萬人,還真不夠他們打的!
  李自成微微笑著,“現在真韃虜的大軍分成三路,壹路屯河北,壹路圍大同,壹路鎮山西……其中屯河北和圍大同的兵是動彈不得的。也就只有鎮山西的兵能支援壹下吳三桂,但是也來不了太多。因為朱明的代王朱慈炯上了呂梁山,現在控制了呂梁山區的三州九縣,和死守大同的姜瓖遙相呼應,牽制了山西韃虜的主力。所以吳三桂其實是孤軍西進,穩紮穩打又如何?能打又如何?橫豎就是三四萬人,還怕吃不掉嗎?”
  大順永昌皇帝笑了起來,顯得信心十足:“額們要經營地盤,也得先讓韃虜知道厲害!只要殺了吳三桂,韃虜壹定不敢再來陜西撒野……額們才能安心經營上幾年啊!
  額這些日子壹直在讀史書,發現如今天下的形勢有點類似南北朝時期兩魏南梁分庭抗禮。額們大順就是其中的西魏,雖然窮,但是據有關隴形勝之地。只要能把府兵制搞好了,東虜和南明終究不是額們的對手!丞相,軍師,妳們倆說說,額說的對不對啊?”
  牛金星和宋獻策互相對視了壹眼,心中有了同樣的答案:不對!皇爺您說的不對……南北朝那時候關中可比現在富裕!那時候關中還是富饒肥沃的天府之國。要和現在壹樣,也沒後來的北周隋唐了。
  “皇爺高見!”
  “皇爺聖明!”
  雖然都知道李自成說的不對,但是牛金星和宋獻策卻同時說出了恭維話兒。倒不是害怕李自成容不得真心話,壹刀宰了他們,而是擔心李自成再當李跑跑,放棄關中往湖廣而去。
  在正月的時候,李自成就和牛金星、宋獻策商量過南下的可能——如果清軍全力西進,那麽關中必然不守,棄關中就湖廣便是李自成心目中的上策了。
  可是牛金星和宋獻策卻都認為南下是沒有出路的!不僅南下沒有出路,任何放棄陜西根據地的做法都是沒有出路的。
  因為現在大順的主要敵人不是虛弱的大明。而是軍事實力強大,軍隊善於打運動戰和野戰的韃虜。
  所以大順再要想當回流寇也不可能,根本流不起來,會被清軍追殺到走投無路的!
  至於南下,大順也沒有水軍啊!上回在天津衛河上就吃了虧,現在再去長江……想想都不靠譜。朱慈烺可是有長江水師的,而且還拉攏北沈南鄭兩大“海賊集團”,打水戰連韃子都不是對手,何況大順?
  因此牛金星和宋獻策還有已經去襄京當官的顧君恩對於大順朝的出路倒是有壹致的看法,就是原地堅持!
  “好!”李自成點點頭,信心十足地說,“那就這麽定了,放吳賊入關中,然後匯合十萬大軍,聚而殲之!”
  ……
  “什麽?流寇棄守潼關了?”
  剛剛抵達陜州弘農衛城的吳三桂,還沒來得及召集諸將研究怎麽攻打潼關,他的先鋒吳國貴(吳國勇的哥哥)就遣人送來了捷報——號稱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潼關,居然被李自成的軍隊主動放棄了。
  現在關門洞開,長安就在眼前!
  “王爺,怕是有詐啊!放開潼關險要不守,擺明是要引咱們到長安城下決戰啊!”
  “王爺,可不能中了李自成的奸計啊!西安可是堅城,咱們手頭也沒幾門紅夷大炮,根本打不破西安城啊!”
  聞訊趕來的郭雲龍和另壹位授了總兵銜的吳軍大將楊坤都是久經戰陣的宿將,壹眼就看穿了李自成的計劃。
  吳三桂壹扭頭,看了壹眼跟著自己的劉生:“海龍(劉生的字號),妳怎麽看?”
  “王爺,”劉生道,“屬下覺著,現在不僅要看西邊兒,還得盯著東邊……肅親王的五萬大軍,現在還在黃河邊上吧?這不是對付明朝的,是用來對付王爺您的!
  王爺您只有入了潼關,跟著您的三四萬弟兄才算有了壹條活路!”
  他之前接到的指示是避免和大順決戰——朱慈烺擔心李自成再當李跑跑,和歷史上壹樣,放棄陜西竄到湖廣。這可是個大麻煩了!
  可是劉生現在也知道吳三桂的難處,多鐸在北,豪格在東……兩只滿洲大老虎都是用來驅趕吳三桂這匹大灰狼的。吳三桂如果賴在洛陽不動,不排除多爾袞會下決心解決關寧軍。
  關寧軍雖然也不是吃素的,可是多爾袞真要下了決心,也就是損失幾千上萬的真滿洲而已……
  吳三桂還是皺著眉頭,不置可否。
  劉生咬咬牙,又道:“王爺,不入潼關就沒活路,入了潼關……豫親王現在駐兵平陽府,想來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咱們被李自成打垮吧?大不了,咱們入關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慢慢往西安推過去,和李自成打持久戰。”
  “持久?”吳三桂蹙著眉頭,“咱們有多少糧食?可以支撐幾個月?”
  “足夠三個月。”吳三桂的副將,總兵郭雲龍道,“王爺,據查關中去年收成尚可,李自成又免糧三載,所以民間恢復了壹些元氣,要籌糧應該不難。”
  “哦,”吳三桂點點頭,“可以在民間籌糧……”
  楊坤搖搖頭:“王爺,就怕李自成有了準備,在渭河兩岸堅壁清野,讓咱們得不到補給。”
  “唔,有可能!”吳三桂點了點頭,嘴角忽然浮出壹絲冷笑,“傳本王的命令,犒賞三軍,每兵放賞10兩,小將加倍,將官再加倍!
  另外,再準備30天的行糧!”
  “王爺,30天的行糧是不是……”
  “是啊,30天怕是不夠啊!”
  吳三桂擺擺手道:“夠了!30天,再打不贏,本王就準備馬革裹屍了!”
  他的目光壹掃左右,“傳令下去,若是這次能拿下關隴沃土,本王和三軍將士共有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