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37章 民心是用來騙的!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重慶府,豐都縣,大明天子行在。
  朱慈烺的行宮並沒有壹直停留在永安,而是在九月初的時候抵達了屬於重慶府的豐都縣。也就是傳說中的豐都鬼城!
  天子駕臨鬼城的原因是大順皇爺李來亨到了重慶府城,所以朱慈烺決定往前挪壹挪,怎麽都不能示弱了!
  而且洪興、東興兩大天子在重慶府碰頭的政治意義也非常巨大——現在是皇帝對皇帝了,誰要先從重慶府開溜,那麽誰家的人心士氣壹準崩盤,四川之戰的勝負也就分出來了。
  所以朱慈烺的前移,也就將李來亨釘死在了四川……同時,因為豐都距離石柱很近,倒也方便了朱和幸和丁玉英夫婦前來參見。
  “兒臣恭請父皇聖安!”
  “兒媳婦恭請父皇聖安!”
  “朕躬安……好運兒,玉英,都坐吧。”
  小夫妻倆行禮請安,朱慈烺則笑著吩咐他們倆落座,然後笑吟吟看著自己寶貝兒媳婦丁玉英問道:“玉英,這些日子可安好嗎?有沒有覺得惡心?腹中的胎兒可動彈了?”
  “父皇,兒媳婦壹切都好,吃東西可香了,壹點不惡心,最近人都胖了些。”丁玉英笑著道,“腹中的胎兒還沒什麽動靜,跟著兒媳婦的宮人說,兒媳婦懷的是頭胎,所以胎動較遲,還得過些日子。”
  這就是在太子妃考試中加入武藝試的好處了,身體好,懷孕就穩!
  朱慈烺連連點頭,笑道:“玉英,那妳在石柱縣時可曾四下走動?可曾留心政務?”
  他這問題壹出,邊上的朱和幸就只皺眉頭。朱太子當然知道朱慈烺有意栽培丁玉英這個太子妃,但是再怎麽栽培,也是應該以自己這個太子為主吧?哪兒有先問太子妃的?
  想到這裏,朱和幸就主動搶答道:“父皇,兒臣在石柱縣時可幹了不少事兒,先是主持了石柱縣的試辦科舉。然後又帶人四下巡視,督導均田……在督導均田時,兒臣還發現了石柱的土布極為粗劣,若是江南的絲綢、棉布進入四川,這些土布將會無人問津。”
  朱慈烺點點頭,心說:妳個好運兒倒會搶功勞……妳會留意到四川的麻布粗劣,那才是出妖了!這壹定是丁玉英發現的!
  真是好兒媳啊!
  想到這裏朱慈烺贊許的沖丁玉英點了點頭,然後問朱和幸道:“好運兒,這事兒朕已經知道了,妳可有對應之法?”
  對應之法?
  朱和幸搖搖頭,壹臉茫然。
  朱慈烺又看著丁玉英,“玉英,妳有辦法嗎?”
  “兒媳婦也沒辦法,”丁玉英望著朱慈烺,“不過兒媳婦知道,父皇壹定會有辦法的!”
  父皇會有辦法?朱和幸看了看老婆,又看了看父皇,壹臉問號。
  朱慈烺笑著問:“玉英,妳為什麽會認為朕有辦法?”
  丁玉英笑道:“因為父皇本就是安邦興業之奇才,自古以來就沒有能在安邦興業上勝過您老人家的君王。如果您老人家都沒辦法,那麽川人怕只能承受麻布暴跌之苦了。”
  朱慈烺點點頭,道:“玉英,妳覺得川人能逃了麻布暴跌之苦嗎?”
  “這個……”丁玉英搖搖頭,“兒媳婦覺得他們逃不了這個苦……”
  朱慈烺又看了看朱和幸,“好運兒,妳說呢?”
  朱和幸笑道:“只要父皇想讓他們逃了這個苦,他們就能逃得了!”
  “妳錯了!”朱慈烺搖搖頭,“好運兒,妳給朕記牢了,天子不是萬能的,天子也不是法力無邊的神仙,所以天子不能違背常識,不能將珍貴的東西變得壹錢不值,也沒辦法把壹錢不值的東西變得價值不菲……當然了,天子也可以和自己口袋裏的錢過不去,強行把不值錢的東西高價買回。但那不是天子的神威,是金錢的威力。
  對於四川土布而言,壹年幾百萬上千萬匹都有,朕能花幾百萬兩銀子都買走?朕真要這麽幹,東南這邊的奸商壹定會再紡出幾百上千萬匹麻布來冒充川布,朕是買不完的!”
  朱和幸皺著眉:“可是川人那麽苦,若再失去女織之利,只怕就要難以聊生了……現在正是咱們和流賊爭奪四川的關鍵時刻,總要多爭取壹下民心吧?”
  朱慈烺笑著:“好運兒,妳覺得民心有用嗎?”
  “這個……”朱和幸道,“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嘛!”
  朱慈烺哼了壹聲:“李過初到四川是不得民心嗎?不是川人唱著歌謠迎他入川的?這才多少年,川人又來迎朕了……這是怎麽回事?”
  “這個……”朱和幸答不上來了。
  朱慈烺看了眼丁玉英,“玉英,妳來回答!”
  丁玉英瞄了眼丈夫,又看了眼公爹,輕輕嘆了壹聲:“民心如流水……雖然能載舟覆舟,但是說變就變,極難掌握,所以流寇入川之後,並不在乎人心。剛開始的時候得了壹些人心,是因為當時府兵人少,分不完全川的土地,所以給川人均了壹點,方便流寇的偽朝收稅,其實是無心之得……但是流寇的根本,還是他們的府兵,而不是民心!”
  朱慈烺點點頭,道:“有點道理,但並不全對!”他頓了頓,“民心雖如流水,難以持久掌握,但是短期內還是可以騙壹騙的!當年李逆自成、李逆過都騙到過不少人心。甲申之難時,人心就被李逆自成騙走了,所以北京才不可守。後來李過入川,用均田圈地之法騙了川人之心,所以朕不能發大兵急攻四川,否則多半會兵敗。”
  原來是這樣啊!
  朱和幸和丁玉英都點了點頭,長知識了!
  丁玉英問:“父皇,您覺得有沒有可能長久的得到人心呢?”
  朱慈烺搖搖頭,嘆了口氣:“這是癡心妄想!這樣的妄想,不知道害了古今多少帝王。妳們的皇爺爺也有這樣的妄想,想要得人心,當聖君……朕就沒這樣的妄想,也不指望下面的百姓都把朕當聖君。”
  他頓了頓,又道:“孔子曰: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說得很對,但是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是做不到的!
  因為天下之間,就是不平均,有多寡,少安寧!而且天下的苦人壹定比有福之人多,無論君王如何努力,也改變不了這樣的局面。所以為君者只能騙得壹時的民心,不要妄想長久得民心……長久得人心的想法,只會讓君王變得昏聵!”
  “兒臣知道了!”朱和幸聽得壹知半解,但還是連連點頭。
  “兒媳婦也知道了。”丁玉英壹邊回答,壹邊想著:公爹倒是明白人……他自己的皇帝當得那麽好,可是虎牙鎮民間念他好的卻不多,想著闖王再來分壹回田土的卻不少。
  她想了想,又問:“父皇,那您準備怎麽欺騙川人呢?”
  這話……要換別人來問,朱皇帝壹準生氣,但是丁玉英問出來,卻讓朱慈烺非常滿意。
  朱慈烺笑道:“當然是要向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方向使點勁兒了……朕雖然做不到這些事情,但是朕可以讓川人暫時生活在假像當中!比如朕可以控制入川的孔道,讓東方的絲綢、棉布暫時不入川。朕還可以維持流寇的抑商之法,讓川人繼續安心務農……只要騙得李來亨逃離重慶府,就算大功告成了!以後的事情,朕管不了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