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92章 崇禎帝磨刀向東南,大貴妃性急伐草原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萬歲爺,您說什麽……要招兵?”壹個長得肥頭大耳,壹看就沒要過飯的青袍官兒問了壹句。
  “這位是……”朱由檢扭頭看了眼畢自嚴,他不記得在崇禎四年的殿試中見過此人。
  畢自嚴馬上道:“陛下,這位綏德知州張好古,他是崇禎元年的進士,是南直隸徽州府祁門縣人士。”
  這胖子滿臉堆笑著向朱由檢行了壹禮,“萬歲爺,臣是崇禎元年戊辰科三甲第壹百零八名進士,已經在陜西為官三載有余了。”
  “已經在陜西當了三年多官了?”朱由檢瞅了壹眼這肥頭大耳的張好古,壹看就是富貴相,看來在陜西這邊也沒受窮啊!
  張好古回答道:“是啊,臣在陜西這窮鄉僻壤當官都三年多了。”
  “妳該是生財有道的官兒吧……看著可比別的官闊多了,”朱由檢半開玩笑地道,“怎麽?在不下雨的綏德州也能發財?”
  張好古聽了這話連忙搖頭道:“萬歲爺,臣哪裏會生財啊?臣從小到大就視金銀如糞土,壹心只求聖人的學問。為官之後更是兩袖清風,從來都不曾貪錢啊!”
  “視金銀如糞土?”朱由檢端詳了壹會兒這個張好古,“那妳爹是幹什麽?”
  “家父是讀書人,”張好古道,“現在還在家鄉苦讀。”
  “可有功名在身?”朱由檢又問。
  “尚無功名,”張好古回答,“但是他老人家立誌科舉,年過六旬還在苦讀,考了20次秀才都沒考上也不灰心,臣相信他壹定會在舉業上有所建樹的!”
  這個張好古最多也就二十五六,三年多前中進士的時候也就二十二三歲……而他老子卻考了壹輩子連個秀才都不得。
  這壹輩子也就這樣耽誤掉了!而在大明這裏,考了壹輩子都不得個秀才的讀書人還是很有壹些的。
  而沒有秀才功名,可就什麽優免都沒了。
  “那妳爺爺呢?”朱由檢還打破砂鍋問到底了,“也是讀書人嗎?”
  “家翁是個儒商,在揚州經商,”張好古笑道,“頗有壹點資產……”
  他家原來是個大鹽商,怪不得“視金銀如糞土”,恐怕是揮金如土才更合適吧?東南那邊,這樣揮金如土的豪富應該有許多吧?就是不肯交稅!朱由檢嘆了壹聲,心說:好在這些東南富豪都是亦商亦儒,是知恥的!等到數十萬陜西饑民在數萬陜西子弟兵的護送下到了東南,想必就會爭先恐後的拿出糧食賑災救苦了。
  聖賢書畢竟不是白讀的!他們這個些人還是知恥的!
  朱由檢笑著壹揮手道:“張好古,朕記得妳了……好好幹,去替朕從綏德流民中招兵吧!此去東南數千裏,沒有兵丁護送,妳們綏德州的那些饑民可走不到地兒。”
  張好古自然只能接旨,跟著幾十個陜西州縣父母官壹起走了,不過他心裏面卻有點把朱由檢的話當笑談——從陜西走到東南?得多少路啊!西安周邊至少幾十萬人,壹路上得吃多少東西?窮家富路啊,沒個兩三百萬花銷,他們能到得了東南?
  ……
  “萬歲爺,這是三邊總制鄭崇儉從固原發來的軍報。”
  幾十個陜西州縣父母官剛走,新任的帳前軍總參議高弘圖就給朱由檢送來了三邊總制關於甘肅戰事的軍報。
  現在的三邊總制是原來的寧夏巡撫鄭崇儉,他是甘肅變起後去固原上任的。朱由檢交給他的任務的鎮壓甘肅兵變並且搜捕高迎祥、羅汝才二寇。
  以朱由檢對三邊總制鄭崇儉、固原總兵楊麟、甘肅總兵楊嘉謨,還有甘肅巡撫梅之煥的了解,知道他們壹準能把甘肅兵變鎮壓下去——歷史上就鎮壓下去了,就是費了點氣力。但是能不能抓到高迎祥、羅汝才二寇,還真不好說!
  朱由檢拿過高弘圖遞過來的軍報,壹邊翻看壹邊問:“給尤世祿、侯世忠、姜讓等人的中旨都送出去了?”
  “已經送出去了,”畢自嚴回答道,“那幾人現在都賦閑在家,壹定會很快奉召前來的。”
  朱由檢點點頭,慢慢翻看起了軍報,越看越皺眉頭,鄭崇儉送來的與其說是軍報,不如說是訴苦狀。
  各種各樣的苦……天不下雨,地不長草,民不聊生,兵無糧餉!
  這個鄭崇儉什麽都好,就太喜歡發牢騷,要不然上輩子也不會挨刀掉腦袋!
  “關中、寧夏、漢中的水壩修得如何?”朱由檢皺眉問,“明年如果發大水,這三處能保住嗎?”
  其實鄭崇儉不用抱怨天旱,因為明天陜西、河南就要發大水了!
  在崇禎十年以前,老天爺還是要換著花樣鬧災的,總是旱災多沒勁兒?所以崇禎四年會發大水,五年風調雨順大半年,眼看秋收了就鬧了飛蝗,然後就是真正餓死許多人的大饑荒!到崇禎六年就開始鬧鼠疫,先從山西開始鬧,然後是陜西和蒙古草原!
  同時,崇禎六年的八月又開始鬧旱災……
  嗯,看著挺可怕,但是和崇禎十年以後相比,未來幾年還算是好年景!
  而為了熬過崇禎十年到崇禎十七年的“長災”,朱由檢現在就得做好準備了,而最關鍵的準備,就是得讓廣大士大夫知恥啊!
  “陛下,”畢自嚴拍著胸脯道,“臣打包票,明年如果發大水,關中平原、寧夏平原是壹定能熬過去的!如果真有大水,那陜西就能有點收成了……就不知道這天爺能不能給陜人壹點活路了!”
  朱由檢道:“陜人的活路在湖廣,在兩淮,在江東,還在四川!四川號稱天府,卻只有1300余萬田畝,稅糧定額才108萬石!朕得去看看啊……所以這壹次要兵分兩路。
  畢撫臺,妳帶主力出武關走商洛道去南陽,朕在那裏屯了不少糧食,可以讓妳這壹路人馬在南陽過冬。明年春天,咱們在湖廣揮師!”
  四川天府之國,稅糧定額才108萬石……四川的士大夫壹定會為這個數目感到羞愧的,所以朱由檢打算親自去壹趟,給他們壹個為大明天下多做貢獻的好機會,順便把拖了許多年的奢安之亂也搞定了。
  在未來的大災之中,四川這個天府,壹定得好好發揮作用啊!
  “萬歲爺,”高弘圖這個時候又拿出壹疊北京送來的奏疏,“黃臺吉似乎兵分兩路進兵了,壹路打寧遠;壹路打復州。”
  “都是虛招!”朱由檢壹伸手,取過了奏章,開始翻看起來,“黃臺吉的實招要麽是燕山、大寧,要麽是金蓮川草原,要麽直下宣府吸引我軍去決戰……別的地方都是虛的!”
  “可是閣臣卻以為是實的,”高弘圖說,“還定下了五萬戶和燕寧軍各自出擊擾敵的方略,其中五萬戶軍襲擾大沙窩以北,燕寧軍則沿著老哈姆林河向高州進兵。”
  “這樣啊……”朱由檢聞言有點皺眉了,“洪承疇兵強而謹慎,無非就是沿老哈姆林河築城而進,出不了什麽紕漏的。可是兀良哈大貴妃性子太急,恐怕會上了黃臺吉的當!”
  “萬歲爺,是不是讓滿桂從大同出兵?”朱由檢搖搖頭,“來不及……滿桂的軍隊還是以步卒為主,大貴妃的軍隊都是騎兵和駱駝兵,而且她性子急,說不定已經出發了,哪裏還追得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