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0章 聰明人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南京城上下在這壹天完全緊張了起來。
  靜妃臨盆,為皇帝添龍嗣,若產下的還是龍子,母憑子貴,靜妃壹家可就沾了光。
  靜妃當然不可能真個叫丁香,那是入宮後統壹起的名字,人家也不是打石頭縫裏蹦出來的,靜妃姓顧,入宮完全是因為家裏窮,加上有兄有弟的,這才被家裏賣進宮換筆養家銀子。
  自打懷了龍種,第壹時間朝廷就操辦了婚典,上了嬪妃尊號,恩封三代,家裏的父母兄弟都接進了南京,禦前司給挑的府宅產業,讓靜妃壹家可以安心在南京裏舒舒服服活壹輩子。
  如果這次能產下龍子,那靜妃的父親就可以封個侯爵,兩個兄弟也能混個伯,這就是大明壹門新的外戚了。
  “皇上您別擔心。”
  產室外,朱允炆端著碗茶,卻是怎麽都喝不下去,雙喜站在壹旁小聲寬慰道。
  “可著全南京,最好的幾個穩婆都接了進來,壹定沒問題的。”
  朱允炆也知道,自己擔心也沒用,自己前世又不是婦科醫生,但是耳邊,顧靜那聲嘶力竭的痛呼讓他不自覺就把心給揪了起來。
  壹定不會有事的。
  “靜妃的家人都接來了嗎?”
  臨盆不太順利,雖然未必是難產,但是目前來看風險還是有的,而且給皇帝生孩子,真出了問題,不存在保大保小這個選擇題。
  “都在乾清門外候著了。”
  足足煎熬了壹刻鐘,就當朱允炆坐不住打算出門透透氣的時候,壹聲嘹亮的嬰啼總算是響徹耳畔。
  這對裏裏外外守著的幾百號人來說,都無疑是仙音壹般。
  “給皇上賀喜!”
  雙喜第壹個跪下來,喜出望外地說道。
  “給皇上賀喜!”
  宮裏宮外跪了壹地,聲音壹直傳出了後宮,乾清門外等候的靜妃壹家也總算是如釋重負,開心的手舞足蹈。
  寢室的門被推開,幾個穩婆滿頭大汗的走出來,當先壹人懷抱著繈褓跪在地上。
  “給皇上賀喜,是個龍子。”
  真不容易,又從鬼門關旁走壹遭啊。
  穩婆這壹刻真的覺得,給皇帝家接生,壹定是自己職業生涯最大的賭博。
  成了榮華富貴,不成人頭落地。
  “去禦前司領賞吧。”
  朱允炆小心翼翼的接過,這是,朕的孩子!
  這是朕自食其力生下的孩子!
  也是奇怪,小不點哭的有勁,壹到朱允炆懷裏反而不哭了,似乎,這小子是打算給大明皇帝留下壹個好印象。
  “奶媽已經候著了,別再餓著小殿下。”
  雙喜招手,幾個宮女忙跑過來,小心翼翼的打朱允炆懷裏接過繈褓,打算帶下去餵奶。
  哭聲又嘹亮起來,把朱允炆逗樂了。
  “這小崽子,離了朕還不樂意。”
  “父子情深,小殿下剛剛誕世就對陛下這般依依不舍,日後史書上壹定會留下這段佳話的。”
  朱允炆心頭壓力壹朝清空,走起路來總算輕快了許多,越過門檻走進產室,兩三步便走到顧靜的床邊,打宮女手中接過壹塊毛巾,擦拭起顧靜額頭上的汗漬。
  “辛苦妳了。”
  “這是臣妾應該做的。”
  顧靜的聲音很虛弱,但能聽出來語氣中濃濃的幸福跟喜悅。
  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有朝壹日能給皇帝生個兒子,母憑子貴,就算將來自己年華老去不再得君王寵幸,有這個兒子在,自己這輩子的尊榮都享不盡了。
  若是運氣再好些,有朝壹日,自己的兒子當了太子?
  朱允炆細心的幫顧靜擦去汗漬,蓋上棉被。
  “內閣送了幾個字,朕拿給妳看看。”
  “陛下做主便是。”
  朱允炆便點了點頭。
  “那就叫圻吧,圻者,界也,有保疆衛土之意,他是朕的兒子,是大明的皇子,將來,要擔負起保衛我大明的責任。”
  圻、朱文圻。
  朱允炆的小翅膀扇啊扇,第壹個不屬於這時空的生命出現了。
  “臣妾代圻兒,謝過陛下賜名之恩。”
  顧靜剛動就被朱允炆雙手摁住。
  “好好歇著吧,朕去給妳的父母報喜。”
  雙喜便走過來,“給靜妃娘娘賀喜,陛下加恩的旨意已經擬好了,國丈恩封順寧侯、兩位國舅加恩安和伯、安定伯。”
  顧靜便愈加開心起來。
  其實聖旨早都擬好了,甚至早在朱允炆冊封顧靜為妃的那壹天,聖旨就已經擬好了,只是恰逢那時候封西南,朱允炆對於封爵的事就很膈應,若不是這次顧靜有了產子的功勞,她壹家親戚,最多也就是這輩子不愁吃喝,是斷斷不會恩封的。
  等朱允炆移駕乾清宮,顧靜壹家子臉上的喜色還沒有完全褪去。
  “草民叩見皇帝陛下。”
  朱允炆還沒說話,雙喜已經走過去,親手把顧靜的老爹給扶了起來。
  “給國丈賀喜,靜妃娘娘順利產下龍子,國丈壹家,與國朝立了功。”
  聽到生的是個兒子,這個半輩子的老農民差點沒當場背過氣去,他在南京這大半年來,不知道多少上門拍他馬屁拉關系的人,話裏話外都有這麽壹句,‘若是靜妃娘娘懷的是龍子’那可就如何如何。
  壹個兒子在天家,可比閨女金貴的太多太多了。
  說句誅心的話,別看是庶出,那也是除了嫡長子朱文奎之後的二兒子,萬壹皇後日後無出,皇長子再有個三長兩短?
  朱允炆就是壹個鮮活的例子啊!
  朱標嫡長子朱雄煐早夭,本來太孫位應該是嫡二子朱允熥的,結果趕上藍玉案,朱標元妃常氏被其兄牽連賜死,側妃呂氏成為太子妃,朱允炆這才庶變嫡,壹步步鯉魚化龍,做了皇帝!
  老兩口開心的不能自己,只有年歲稍輕的小兒子看起來淡然的很,壹臉的風平浪靜,連雙喜宣讀完恩爵的聖旨後,都只是淡定的謝了壹句恩。
  “這是靜兒的弟弟顧語吧。”
  朱允炆來了興趣,拿手壹指,“妳父母兄長都很高興,妳為什麽看起來不開心呢?”
  顧語躬身施禮,語氣淡然。
  “所謂丈夫,勛榮富貴理應靠自己,姐姐得蒙陛下臨幸為妃,已至於恩封三代。草民壹家不過是沾了姐姐的光罷了,何喜之有?”
  “妳讀過書?”
  “沒有,只是自幼給村裏的老秀才家裏幫閑,換來了識字的本事,姐姐做了妃子,草民壹家才得以入南京享福,這半年多,登草民壹家送禮者甚多,草民就拿了錢去買書看。”
  顧語答起話來不卑不亢,朱允炆心裏便更加的欣賞。
  “妳現在是安定伯了,要自稱臣。”
  “臣也好、民也罷,壹個稱呼而已,竊民以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草民拙見,無論為官還是為民,都應該為我大明做貢獻才是。”
  朱允炆面上動容,開懷大笑起來。
  沒想到啊,顧靜家裏還有這麽壹塊璞玉,壹個高度自律的聰明人。
  打小懂得識字的重要性,說明他知道,在這個時代,只有讀書人才有鯉魚化龍的機會,不然,壹輩子是個農民。
  沾光進了南京,久貧乍富也沒有花天酒地,縱情享樂,而是拿錢買書看,為的就是這面聖的壹天給皇帝留下印象!
  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吶。
  既然顧語已經準備好了,朱允炆也樂意給他這麽個機會。
  “妳是靜兒的弟弟,不能參加科舉了,這樣吧,去禦前司任錦衣衛千戶,怎麽樣?”
  朱允炆身後的雙喜眉心壹跳,直接授千戶銜,顧語這是深得聖眷啊。
  “臣,謝吾皇隆恩浩蕩。”
  順桿上爬,顧語現在倒是改口改的快。
  這個顧語,不得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