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59章 國慶之日(下)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在團拜會結束的午宴之上,朱文圻並沒有能夠跟朱文奎坐到壹張桌子上,畢竟兩者的身份不同。
  朱文奎跟王雨森等南直隸各府知府坐在壹起,而朱文圻則是跟他的壹眾同學坐在壹起。
  圈子不同,但並無高低懸殊之分。
  朱文奎壹桌都是正四品的知府,像王雨森這位應天府尹更是正三品的品軼,但任誰也不敢小瞧朱文圻那壹桌還不大不大的學生。
  湖畔二期的學生,結了業再過些年,也當的上壹句未來可期。
  “殿下,我敬您壹杯。”
  面對著王雨森的提酒,朱文奎趕忙謙遜道:“王府尊切莫多禮,這裏沒有大皇子朱文奎,只有鳳陽知府朱誌垣。”
  兩人碰了杯,都壹飲而盡,哈出壹口酒氣來。
  “二皇子能來,真是萬萬沒想到啊。”
  放下酒杯,王雨森便微微側首,眼神遊離了壹下轉了回來。
  “以學生代表的身份出席新年與國慶的大宴,真是壹步好棋。”
  朱文奎笑笑:“什麽棋不棋的,這麽有意義的活動,是應該讓學生們多多參與進來才是。”
  這回答讓王雨森稍微楞了壹下,然後也笑了起來,沒有再繼續多說,頻頻提起酒杯跟同桌的其他知府們喝著。
  雖說是佳節的大宴,但到底也沒人真照著酩酊大醉的濫喝,大家夥還是比較節制的淺嘗輒止。
  至於像朱文圻等學生的筵席上那更是連酒都沒有。
  朱文圻不時會看向朱文奎的方向,但並沒有打算起身過去串場的想法,他也沒打算到處瞎跑把這裏當成聯絡關系,拉幫結派的壹個平臺。
  能夠來參加對朱文圻來說已經足夠,釋放出來的信號就是要證明自己是有辦法參與進來的,要是自己再心急火燎的上下蹦跳,那就顯得不成體統了。
  宴會結束之後會有壹個時辰的休息時間,緊跟著便是大家夥壹道觀看所謂的春節聯歡晚會。
  禮部安排的節目單在初三的時候就已經拿給了楊士奇審閱,壹些不合時宜的節目被砍掉,剩下的,左右無非就是歌頌這麽個主題。
  前身由教坊司轉型改成的歌舞劇團經過這麽十幾年的發展,也算的上是有模有樣,無論是大型的歌舞秀,還是個人或雙人獨唱、獨舞型的節目都有,雖然少了後世大家喜聞樂見的喜劇節目,總的來說這有史以來的第壹次春節聯歡晚會,還是讓與會觀看的所有人看的津津有味,沈迷其中。
  除了楊士奇這些閣部大臣們,其他諸如農、工、商、學生、老兵這些代表們,以往的幾十年哪有機會或者說資格欣賞到這些歌舞表演呢?
  商人們不敢看,非商人看不起。
  朱棣就坐在楊士奇的身邊,兩人壹樣看得有滋有味,不時也會客氣的報以熱烈的掌聲。
  “看看現在過得生活,再想想孤小時候,真真是天壤之別,如墜夢中啊。”
  臺上唱完了壹出元雜劇《竇娥冤》,臺下的朱棣便感慨了這麽壹句。
  “孤小時候想吃蘋果,都得大哥找父皇去要才能要來,後來父皇征方國珍的時候,就想吃都吃不上了。”
  說完,朱棣自己都笑了起來:“再看看現在,蘋果五十文壹斤,跟肉價差不太多,尋常百姓想吃也能買的起,孤府上去采買回來就跟孤說,都要排隊了。”
  “現在的日子好過,說明咱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楊士奇舒心壹笑,右手隨著曲牌輕輕拍著大腿:“我剛錄進士那年,滿腦子都想著當官,但實際上呢,我們那壹屆入翰林的都不知道所謂的官到底該怎麽當,後來壹年年的走過來,陛下讓做什麽就做什麽,讓學什麽就學什麽,沒想過這些年轉頭回看,還真僥幸出了點成績。”
  朱棣默默的點了幾下頭,看著臺上就出了神。
  若是自己做皇帝,能比自己這個侄子做的好嗎?
  這個問題朱棣想了十幾年,倒不是心裏還有什麽非分之想,這只是他作為壹個大丈夫的不服氣。
  剛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朱棣還覺得自己也差不多,到今天,朱棣心裏只剩下苦澀了。
  “要給大哥做,估計也締造不出今天這盛世。”
  不知道為什麽,朱棣突然覺得,自己大哥走的早貌似也不算什麽壞事?
  兩人有壹搭沒壹搭的閑聊著,身後不遠處坐著的朱文奎兄弟倆,也在低聲交流著。
  “大哥此番能在南京待多久?”
  “初六就回鳳陽。”
  朱文圻跳了跳眉頭:“才這麽幾天,壹年沒回來了,不多陪陪母後嗎。”
  “為兄也想啊。”
  朱文奎愁眉苦臉的擠出壹絲笑,靠在椅背上看著戲臺出神。
  “鳳陽的事千頭萬縷,壹時半會處理不好,實在是走不開。”
  倒是朱文圻機靈,聞言馬上反問:“徐王府給大哥添麻煩了?”
  “談不上添麻煩。”朱文奎微微搖頭,微嘆了壹口氣:“就是為了淮泗漕運的事,想開挖壹條支流出來,最短的渠線正好要經過他們家的田畝,開挖就要拆地,賠償款談不攏。
  壹家人獅子大開口,壹畝地問我要壹百兩,整整比市價翻了好幾倍,算算三千畝地就是三十萬,我哪有那麽多冤枉錢給他們。”
  “慣得他們。”
  朱文圻冷哼壹聲:“不願意就強拆,通渠利鳳陽全府幾十萬百姓,豈可為他們壹家遷就。”
  這回答說的朱文奎啞然失笑。
  “哪有不願意遷就強拆的道理,這不成土匪做派了。”
  “誰讓他們獅子大開口在先的。”
  朱文圻悶悶的說了壹句,而後卻是眼睛壹亮:“大哥,我這倒有壹個主意,要不要試試?”
  “是嗎。”朱文奎來了興致:“說說看。”
  朱文圻便湊近朱文奎身旁,小聲嘀咕道:“妳把這事說給全鳳陽的老百姓都知道,就說通了渠之後,前三年不收漕引的費用,調度用船的錢鳳陽府衙來承擔。”
  這壹下,讓朱文奎坐僵了。
  “妳這是打算鼓動老百姓找徐王府的麻煩?”
  “話不能這麽說。”
  朱文圻嘿嘿壹笑:“我們只是給壹個政策出來而已,老百姓幹什麽事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選擇,要是出了夜闖徐王府甚至是其他不法的行為,該抓就抓,該判就判唄。”
  舞臺之上,《梧桐雨》打了急點,唐明皇被逼無奈,揮淚縊殺楊貴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