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45章 朱允炆的決心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朱允炆本來是打算帶著格裏安奇繼續南下去廣州的,但他的行程被壹紙軍報所打亂。
  西南戰場的軍情送來了,馬大軍這家夥不負眾望,在阿拉哈巴德重創了德裏蘇丹國,隨後驅軍西進,靠著幾百門重炮轟開了德裏的城門。
  德裏蘇丹馬赫穆德遷都去孟買了。
  不過這壹仗打下來,大明聯軍也是重創嚴重,又不得不退出德裏,留師於阿拉哈巴德。
  至於為什麽選擇留師於阿拉哈巴德,馬大軍也在軍報中向朱允炆匯報了這座城市的重要性。
  這支參與過戰爭的疲憊之師再等到新的援軍趕來換防之後,撤回雲南修整。
  軍報的最後請示了下壹步的處理。
  “這壹次,馬大軍又在印度擄掠不少的勞奴。”
  朱允炆想了想,說道:“停止軍事行動,守住阿拉哈巴德即可,等國內消化完這批勞奴再說。”
  大明眼下的勞動力都被格裏安奇誇張到壹個相當不得了的地步了,再擄下去,容易撐著。
  前後兩次加在壹起也能有個壹百來萬,十年內給長江、黃河兩岸築個大堤,把京杭大運河,江北段開兩條支流出來難度不大。
  等這些大的工程都忙完,這批人也該死的差不多了,正好可以抓下壹批。
  不能跟朱老四學,再逼出個什麽白蓮教、紅花教的之類的玩意。
  “對了,傳道詔令,讓馬大軍回南京來,西南壹應軍事,暫由副指揮使陳春生代,交趾都指揮使朱允熞為副。”
  等接了諭令的錦衣衛離開後,朱允炆才說道:“派人通知廣州,朕此番就不去了,不過廣州的壹應事務朕以具悉,他們的自營商業做的很不錯,朕予以鼓勵。”
  交代完這些事情後,朱允炆便回到禦輦中繼續思考著格裏安奇的建議。
  鼓勵,甚至是放開資本脖子上的枷鎖,提倡自由貿易,實現資本誕生的第壹階段,對眼下的大明到底是不是壹件好事?
  他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在這種路線上的重大決策國事上,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他出主意。
  朱允炆向格裏安奇提出的三點要求,第壹第二點嚴格來說屬於資本的第二階段。
  也就是城市化進程已經完全完成,工業資本主義誕生。
  而第三點,屬於資本的第壹階段,想要推進社會生產力的躍遷,就需要自由貿易資本主義。
  也就是歐羅巴人那壹套。
  歐羅巴有文藝復興,大明壹樣有思想解禁。
  朱允炆推進思想解禁運動也算有七八年的光景了,雖然時間上沒有歐洲長,但大明底子厚啊。
  歐洲亂七八糟的壹大堆國家,大明自上到下只有壹個皇帝說了算,自上而下的推行根本沒有阻力可言。
  其次,歐羅巴的科學知識,其最初的基礎是依靠著壹本《幾何原本》推演出幾百個數學的定理,這些相關的知識,大明眼下就有。
  鄭和去阿拉伯帶回來的這批歐羅巴人裏面也不是沒有看過類似數理知識書冊的人。
  東西合璧,相互踐行論證,大明壹樣可以像歐洲壹樣實現科技的躍遷。
  朱允炆這個糾結。
  這就屬於是犯了穿越者的毛病。
  在資本還沒有誕生第壹階段的時候,朱允炆已經開始按照第二階段的思想準備給資本套籠子了。
  至於之前他定下的反壟斷法草案,那更是屬於第三階段,資本完全成熟體的產物了。
  有的沒的,朱允炆這個皇帝恨不得壹口吃個胖子,把所有的玩意都搬到此時的大明。
  “即使是貴國的首都南京,半數百姓的生活仍然處在溫飽線上。”
  壹想起格裏安奇直言不諱的話,朱允炆就覺得心口堵得慌。
  南京是天子腳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是什麽水平,他這個皇帝當然知道。
  只不過朱允炆壹直覺得,這就應該是古代古人的生活。
  能吃上飽飯,穿上暖衣,年年再有點存糧,趕著過年的時候吃壹頓雞鴨魚肉。
  還有啥不滿足的啊。
  這難道不是盛世嗎?
  苛捐雜稅能砍的朱允炆都砍了,糧稅只有三十稅壹。
  朱允炆覺得自己就算沒有朝野上下吹捧的那般,是什麽千古壹帝。但起碼壹句明君,當的起了吧。
  結果來到泉州壹看,好家夥,這裏的老百姓過的還真比南京好了太多。
  不敢說頓頓有肉,十天半個月吃壹頓壹點壓力沒有。
  隔三差五還能買身新衣服,哪怕不是針密的絲綢,只是壹般的粗布。
  這啥也不是,這只是他朱允炆自己壹廂情願認為的太平天下罷了。
  大明的經濟內卷化太嚴重了,而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國家太有錢,百姓太窮!
  壹年賦稅足有上億,尤其是當南洋和日本的白銀成船成船輸送進入大明之後,為了穩定民間銅錢貨幣體系跟白銀貨幣的匯兌,朱允炆甚至開始操心朝廷該怎麽替民間兜底了。
  老百姓呢,壹年能多掙幾兩銀子?
  “苛捐雜稅壹定是壞事嗎,輕徭薄賦就壹定是好事嗎。”
  格裏安奇看待問題的出發點跟朱允炆完全不壹樣。
  “眼下大明的糧稅太低了,低到老百姓家家都有大把的余糧,這些余糧放的時間壹長就發黴沒得吃,所以百姓就會去賣糧。
  家家戶戶都賣,糧價就賤。
  其他生活中的物價都在按照壹個均速進行上漲,而糧價在下行。
  這會直接導致,這個國家幾千萬靠著種田為生的百姓,生活質量持續下降。”
  自打跟格裏安奇這麽個玩意交流之後,朱允炆都不知道該怎麽治理這個國家了。
  感覺怎麽搞自己都搞不好。
  國家有錢,皇商也有錢。
  各省的商會個個有錢,地主個個有錢。
  唯獨老百姓窮的連命都不值錢。
  這算哪門子盛世!
  朱允炆閉上眼,腦子裏塵封多年的記憶支零破碎的開始浮現。
  好像,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頓頓起碼能吃上肉,想買件新衣服也不至於猶豫幾個月吧。
  “繼續推進商業開放!”
  禦輦內,朱允炆猛然睜大了眼睛。
  什麽給資本套籠子,栓鏈子。
  那是下壹輩、下下壹輩的事情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以絕對的權力和恒心推動大明向強國進步。
  如果自己這個穿越者都不去做,怎麽指望自己的後世子孫去做。
  沒有第壹階段的自由貿易資本,哪裏能推進產生第二階段的工業化資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壹旦現在就拴住資本這只猛獸,那大明,大明的百姓和朝廷,就會進入壹個安穩的享樂期。
  將來勢必會出現矛盾,但有矛盾怕什麽,有矛盾就解決矛盾!
  朱允炆決定了,他的腳步壹刻也不能停,大明這個帝國,也壹刻不能停。
  直到,日月交輝的旗幟,插滿這個世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