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17章 韭菜國(下)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如果壹個國家只擁有農業、畜牧業、礦業,卻沒有制造業、軍工業,生產方式完全畸形,還有資格稱為國家嘛?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否!
  這樣的國家往往只有壹種稱謂,那就是原材料輸出國,也就是俗稱的韭菜國。
  朱允炆為日本制定的稅收政策,就是在強迫日本徹底淪為韭菜國,但偏偏日本人還會為之感恩戴德。
  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資源永遠控制在不足百分之十的人手中,而剩下的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口瓜分剩下百分之十的資源。
  於是,社會階級開始劃分為兩個極端,精英階級和底層階級。
  精英階級是不可能去種地和挖礦的,他們從事於高端的生產區域,以更高的生產力來掠奪基層生態圈的財富,而底層階級付出血汗生產出來的原材料只能換取可憐的財富,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要被更高的生產力產品攫取走。
  日本的底層百姓才不會關心這麽深奧的問題,他們眼裏只有吃飽和穿暖兩件事,當這個政策出臺後,他們只知道不用繳稅,知道每天都可以吃上飽飯,每年都可以在換季的時候買幾件新衣服。
  對底層百姓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國家具不具備制造海船、火槍的技術能力,國家有沒有壹條自主研發的工業生產線,有沒有壹座屬於自己的工廠,對這些底層的老百姓來說有什麽關系?
  就算大明不控制這些,日本的貴族階級會把這些利益讓給底層階級嗎?
  壹樣不會的。
  底層永遠是被盤剝的,但朱允炆的政策卻可以讓這種盤剝的力度逐漸減弱到可以被日本基層百姓所接受,甚至是為之歡欣鼓舞。
  但是日本的貴族階級不會同意,因為這些政策下最受傷害的是他們的利益,但那又如何?
  沒有哪條政策是可以被所有階層的人都支持。
  大明國內壹樣有了萌芽狀態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對於國內的階級矛盾,大明內閣中央到地方還可以尋求壹個共通共商,但對於日本、印度這些國家,朱允炆沒有這麽好的耐心和仁義來談。
  不同意就不同意唄,去陰曹地府慢慢罵。
  甚至於朱允炆都不用調動明聯的軍隊進行鎮壓,嘗到甜頭的日本底層百姓自己就會推翻那些貴族階級,迫不及待的進入明聯的懷抱。
  永遠不要給壹個乞丐畫如何成為世界首富的大餅,他只想填飽肚子活下去,為了壹頓飯都可以替妳殺人。
  而這些政策中,看似朱允炆只征收了日本礦業壹成的稅,但要知道壹點,那就是日本加入明聯後,是不允許再流通金銀等硬通貨。
  所有金礦和銀礦的產出在扣除壹成的稅收後,剩余的部分就要拿到銀行去換成銅票或者開戶。
  海量的金銀最終只會變成銀行戶頭裏那壹串串空洞的數字。
  “免除日本所有的苛捐雜稅,將所有人變成自耕農、漁民、養殖者、礦工,整個社會全部從事原材料的生產,而其他的生活所需和工業用品,全部自大明國內采買。”
  這些政策帶來的影響,朱棣和薛恪聽不懂,但是朱高熾卻倒抽了壹口涼氣。
  “日本取消商稅,同樣推行指導價定價政策,就以陛下方才騎乘的自行車為例,國內指導價定為壹千文,扔到日本可以定價三千,從而輕易的攫取走日本的財富。
  而日本因為取消了所有的苛捐雜稅,糧食、海產、雞鴨牛羊、礦石這些原材料的價格就勢必會低廉,咱們的商戶就可以大量的采買拉回國內,經過工藝加工後變成新產品反向賣回給日本,繼續賺取財富。”
  之前有寫過,生產的鏈條是可以無限延長的,所有的原材料都可以經過加工、再加工、繼續再加工的方式來變成壹些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商品。
  而這些被加工出來的商品,就會通過大明的商船,傾銷到明聯的各個國家,或變成財富或變成更多的原材料。
  日本的造船業可是不允許繼續存在了。
  所以日本就算想要自己來兜賣也是極其困難的,就算他們花巨資從大明買下海船又如何?
  他們能賣的也只有原材料,原材料的價格低廉,就算裝船賣到大明又能值幾個錢?這些原材料的價格在大明國內也高不到哪去,更何況,大明國內也施行指導價政策,妳賣高了就是違法行為。
  壹個如同印度般可以無限收割的韭菜國出現了。
  區別只在於,日本又比印度好壹點,因為印度教的存在,大明對印度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掠奪和明搶,而對於日本,朱允炆又稍微掩飾了壹下自己的手段,用免稅的方式先釋放出壹些甜頭,遮隱住更深層的目的性罷了。
  而實際上,整個明聯體系中,又何止日本、印度是韭菜國,除了大明本土,所有明聯的與盟國都是韭菜國。
  這些國家的鮮血在源源不斷的輸入進大明,讓大明這個巨人變得更加強壯和偉岸,而這些韭菜國則越來越孱弱,而且這些韭菜國還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寄生在大明身上產生極強的依賴性。
  壹旦離開了明聯體系,這些國家都不用戰爭自己就會崩潰。
  因為他們國內的生產是畸形的生產,是在大明內閣政策制定下刻意就某些方面進行側重性生產,沒有壹個正常國家應該具備多方面生產的社會形態。甚至連獨立的貨幣經濟體系都沒有。
  根本不用擔心這些國家因為加入明聯就可以從大明國內竊取走知識果實,從而使自己國家變得更加強大,等到朱允炆壹死,壹個個都跳出來發展壯大,然後反過頭來從大明身上撕咬下壹塊肉。
  如果朱允炆連這壹點都沒有考慮到,就沒必要費盡心思的搞出明聯了。
  明聯早在約翰牛的殖民政策基礎上不知道優化了多少個版本,這些國家的最終結局,只會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大明的壹個省。
  十五年壹代人,也就是等十五年之後,日本新長起來的壹代孩子都將是壹口流利的漢語。
  三十年後,日本人將會以漢語作為唯壹語言。
  四十五年後,日語會成為稀缺語種。
  六十年後,日本再無壹個人會說日語,他們四代人的意識中,漢語就是母語。
  七十五年後,明聯每壹個國家都漢化到幾乎忘卻了自己國家、民族曾經的文化和歷史,他們翻開的歷史書,看到的都是三皇五帝、秦皇漢武,並以此認定就是他們祖上創造的歷史。
  九十年後,明聯中的暹羅、日本、南華這些國家都不會在存在,他們就好比中國境內的福建省、江西省、安徽省那般,都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壹部分,連這些地方的百姓自己都會這麽認為,他們自己就會喊出壹個中國的宣稱。
  兩百年後、三百年後,明聯結束了,帝制隨著科技化的高度發達,可能會消亡也可能會隱世被捧起而退居幕後,壹個暹羅人、南洋人或者緬甸人、印度人做了取締明王朝後新中國的內閣首輔甚至是國家元首,就跟讓壹個江西人、東北人、甘肅人來做是沒任何區別的。
  走在這個世界的每壹個角落,他們嘴裏掛著的永遠都只會是壹句話。
  “我是中國人!”
  只不過那個時候,這個新的中國疆域和其中含括的民族,太大、太多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